唐僧的唯识学-万法唯识
阿赖耶识是所有八识中最最根本的,另外七识都依附在阿赖耶识之上。阿赖耶识包含一切,主宰一切,产生一切。比如我们眼前有一张桌子,你以为这张桌子是真实存在的吗?错了,是你的阿赖耶识里有个桌子的“种子”,这个种子也不是物质实体,而是精神性的,它平时处于潜伏的状态,当它显露出来的时候就成为前七识,于是,身识让你触摸到桌子的质感,眼识让你看见桌子的形状,鼻识让你闻到这张桌子刚刚被刷完油漆,耳识会让你听到桌子的四条腿不太稳当,时不时发出响声,舌识暂时派不上用场,因为你是不会去舔桌子的,意识让你回想起这张桌子就是前边讲过的那位美女回送给你的礼物(因为你专门花高价为她请了一尊好熊佛的纯金石膏像),这让你沾沾自喜、脸红心跳,于是舌识竟然也开始对桌子起作用了。 现在我来问你:你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舔到了、摸到了这张桌子,这张桌子是真实存在的吗? 如果你回答“是”,这就叫作法执。接近于正确的答案是“不是”,这张桌子只是你的阿赖耶识里的一粒桌子的种子变现出来的,通过另外那些识让你看到、听到、闻到……其实桌子并不存在,这只是阿赖耶识在透过末那识虚拟了眼识、耳识等等用纯粹的精神力量给你虚构出来了这么一张桌子。种子从潜伏到显露的这个过程叫作“现行”。
我们自身也好,外界的万事万物也好,没一样是真实存在的,全都是“识”给我们幻化出来的,这就叫作“万法唯识”。
107人阅读
> 我来回应
毛蓝蓝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疼与不疼有无认识
慧能说的边见和生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有认识和没有认识都是“一边之见”,也就是说,都是带有...
-
了义和不了义-化城-幻化-什么是化
了义和不了义的分歧起源于印度佛教上座系与大众系之争(另一说是大众系两派分裂之争),大众...
-
唐僧的唯识学-万法唯识
-
后记-帕累托
第一,我们不想以任何方式来关注任何宗教、信念、形而上学的信仰、道德或其他事物的固有真理...
> 查看全部1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