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另一半,王妃的诞生 _029
王一般是在做王世子时期成婚,王世子嫔的年纪也与王世子相仿,两人大约都是十五岁左右。在很多情况下,王世子嫔比王世子要年长,如英祖的正妃贞圣王后、高宗之妃明成王后等。但是,如果正妃去世,继妃的年纪就与王的年纪无关了,王室可以选择十五岁左右的少女。正因为中有这样的惯例,因此宣祖能在五十ー岁时迎娶十九岁的仁穆王后,英祖在六十六岁时迎娶十五岁的王妃就不足为奇了。 引自 王的另一半,王妃的诞生 _029 王室的婚事要经过由三个步骤。国家在王室婚事之前会颁布禁婚令、要求八道中适龄少女的家庭呈上该少女的“处女单子”(记载该家族人物、最高官职、家族情况、少女年龄)。不列入名单的少女包括宗室之女、李氏之女、寡妇之女、妾室之女等。最终能进入名单参加拣择的待选少女也就二十五至三十名。这是因为拣择只是形式上的过场,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内定好的。而且少女参加择耗资巨大,成为待选少女之后,要等备服装和轿子等,这些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即使有幸被选中,其家族从政治方面考虑也会有很大的心理负担,因此人们都倾向于回避参加拣择。 引自 王的另一半,王妃的诞生 _029 王室中如有婚事,国家则会颁布禁婚令。从《太宗实录)的记载中可以了解到禁婚令对于民间婚事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太宗八年四月十六日的记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置献色采童女,禁中外婚嫁。以议政府赞成事南在、参知议政事成傅霖、汉城尹孟思诚为提调,分遣敬差官于各道,选处女。除公私贱隶外良家十三岁上、十五岁以下,皆令选取。寻下旨,无奴婢两班及庶人之女,勿并刷出,既而又遣敬差内官于各道选。于是中外汹动,潜相婚嫁者甚众。”王的待选少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与别人成婚,虽然拣择过程中(初选、复选)被淘汰后可以出嫁,但在终选中被淘汰者则终身不得出嫁。在她们之中也有很多人入宫成为王的妃子。 引自 王的另一半,王妃的诞生 _029 为了让少女们以同样的条件参加拣择,她们都被要求统一着装。初选时的服装是系着三回装(上衣领口、袖子、袖根部分紫色或蓝色的补丁)的黄色小祆和红色裙子。复选到终选随着级别变高,衣服上的装饰品也相应有所增加。终选中被最终选定的少女,会被配置妃嫔的朝服,看上去已具有王妃的威仪了。 引自 王的另一半,王妃的诞生 _029 朝鮮时代的王室婚礼都以“嘉礼都监仪轨”的题目被记录下来。“嘉礼”原来是指王室的喜庆活动,即王室婚礼或册封仪式等的礼法。体现嘉礼基本概念的《周礼》中也有“以嘉礼亲万民”的句子,这表明了嘉礼是万民参与的仪式,也就是举国上下都能一起进行的仪式。不过,从朝鲜后期所记录的《嘉礼都监仪轨》来看“礼”则成为了一个表达包括王或王世子婚礼在内的王室婚礼的词汇。在保存下来的朝鲜时期嘉礼都监仪轨中,王的嘉礼有九处、王世子的嘉礼有九处、王世孙的嘉礼有一处、(朝鲜帝国时期)皇太子的嘉礼有一处。从现存的嘉礼都监仪轨可以得知,在王室婚礼中,只有王和王世子的婚礼被称为嘉礼,而且汇编嘉礼都监仪轨的目的就是要将婚礼的意义和重要性广为告知。 引自 王的另一半,王妃的诞生 _029
130人阅读
Mosse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王的另一半,王妃的诞生 _029
-
王如何处理日常事务 _063
保持身体健康、思维敏捷已经超出了王个人修养的层面,而上升到制度保障层面。经筵可以说就是...
-
王作诗的寓意 _089
奎章阁保管的国君诗作被特制成册。国君所著文章被称为“御制”,世子所著文章被称为“睿制”...
> 查看全部10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