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方法三:感受和想法
公子青 (浮云遮望眼)
读过 特殊需要儿童的地板时光
还是假扮游戏——帮助孩子产生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要成为假扮游戏中的角色,而且假扮游戏无处不在(用想象的方式对待所有的游戏活动)——不要担心把孩子的各种行为反映在假扮游戏中,关键是要赋予其象征性的含义,改变其原来的概念,帮助孩子超越这些动作本身。
让孩子积极参与的最有效方式父母自己全身心投入,成长假扮游戏中的某个角色。 引自 第十一章 方法三:感受和想法 应帮助孩子在日常对话(语境)中使用概念——词语总是和孩子的情感和动作联系在一起。
如果可能,不要马上满足他的愿望,直到他有了反应,例如注视你、伸手去拿、发出一个声音或者说出一个词。抓住这些机会,直到你看到孩子快要哭了或者快要放弃时再妥协。 引自 第十一章 方法三:感受和想法 要和孩子“讨价还价”,帮助孩子飞跃到抽象思维的阶段——不要害怕孩子会生气,也要尽量避免纠正孩子的语言(比这些细节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想法)。
通过询问孩子的愿望,你同时也在帮他思考自己在做什么。这种由对某个场景做出反应转换到思考的过程,对孩子的发展非常关键。正是这种能力使孩子可以形容自己的情绪感受,而不再是通过动作将其表现出来。你在这个过程中的态度和你所说的话同等重要。孩子猛烈敲门想要出去,你用“为什么这么着急”的表情看看他,都会延缓下一步的行动,刺激他思考而不是简单的行动这是将愿望或行动符号化、象征化的关键,也是将孩子的行动转换为思考的重点所在。 引自 第十一章 方法三:感受和想法 要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不断扩展游戏的主题和情绪感受的范围。同时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感受,区分情绪感受和行为(孩子的行为可能非常糟糕,但背后隐藏的感受应得到理解和支持)。
假扮游戏中需要避免的方法:不要过度引导,要跟随孩子的带领;不要迅速变为平行游戏或者发表评论,而是成为游戏中的一个角色;不要感到尴尬或者进退两难(多练习);避免重复;不要以机械或者非常缓慢的方式说话;不要鼓励背诵式学习(转变为双向的沟通)。
68人阅读
> 我来回应
公子青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附录1 地板时光策略快速指南
激发孩子对你及外在世界的注意,建立双向沟通能力 *跟随孩子的指引,参加他的活动。只要孩子...
-
第十章 方法二:双向沟通
简单说就是要努力增加与孩子间的互动——拆解成一个个沟通循环来看的话,就是从一到多逐渐增...
-
第十一章 方法三:感受和想法
-
第十二章 方法四:逻辑思维
这章副标题叫“引导孩子建立想法间的联系,形成对外部世界的合理认识”。相对而言理论性更强...
-
第十三章 增强以生理为基础的信息加工能力
本章内容接近于日常所谓的感统训练,当然也有明显的不同。作者认为, 几乎任何形式的身体活动...
> 查看全部17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