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芮小丹说:“你参给我,我能出来。如果我出不来,我就不是你说的自性本来。” 丁元英说:“你沿着出国的感受往下参,跟着就参到一个阿题中国为什么落后?你必然从现象参到制度、参到文化。 因为任何一种命运,归根结底都是那种文化的产物。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足以让你拍着胸脯说:我们有文化。但是,五千年的 文化积淀却不能让你挺着胸脯回答:我们有什么文化?因为有文化和有什么文化不是一个” 芮小丹问:“那你说是什么文化?” 丁元英说:“是皇天在上的文化,是救主、救恩的文化。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从骨子里就是弱势文化属性,怎么可能去 承载强势文化的政治、经济?衡量一种文化属性不是看它积淀的时间长短,而是看它与客观规律的距离远近。五干年的文化 是光辉、是灿烂,这个没有问题。但是,传统和习俗得过客观规律的筛子。” 芮小丹说:“我不懂多深的理论,只能说自己的感觉。第一 ,这不是咱们可以操心的问题,是拿了这个薪水、享受这个阶层既得利益的人应该操心的问题。第二,改革和转变观念已经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改革和转变观念不能脱离国情和国民素质,这不是谁一着急就能解决的问题,中国需要时间。” 丁元英说:“是个很客观的认识。再往下参。 芮小丹说:“要是我就参到头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好好打算自己的生活。再往下参还能参什么?你参给我看看。” 丁元英说:“我就又回到起初的问题上了,中国为什么落后?然后又是一轮现象、制度和文化,然后又落到中国需要时 间,就像一个永远走不出去的圆。所以说我不如你,我还在思索的圈子里晃悠,不该作为的不作为就是作为,能活个明白就 引自 第十章
34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