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地道日方/126-127
“绝长补短”、“折长补短”,是将不规则的土地归纳为方形,以便表述认识。这个表述寓意十分宏远,中国古人习惯于以“绝长补短”的办法,把大地,以至“天下”归纳为方形秩序。 求“方”,是一种认识大地的方法,也是建立秩序的方法。在求方的过程中,“方”从形体上升到属性,形成中国古代地理认识的框架,无论是对地理认识的归纳,还是主动出台的对人文空间事物的规划,都尊崇方形。古人先是用人法整地,然后又回过头来用整地之法(地道)整人,称“人法地”。 地之道方,还有一个重要特点需要注意,就是“正”,中国人“方”的概念中含有“正”的意思。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叫“四正”。东北、东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叫“四维”、“四隅”。风从这八个方向刮来,分别称“四正之风”和“四维之风”。可以这样说,古人对大地的认识,乃是个不断“正”的过程。正,不仅仅要正方向,还要正大地本身,这是地之道 方的意义所在。毫无疑问,“方正”是人文的东西,自然之物中常见圆的东西,但很少见方的东西(只想到某些结晶体)。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正,具有高尚价值,它从感知上升到概念,从概念衍生为价值,最后凝结为道德准绳。正,是地德,也是人德。 引自 地道日方/123
35人阅读
青青如是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五章/天地之轴/114
甲骨卜辞提到过的山很多,但“岳”只有一个,说明它的唯一性。……甲骨文里面“河”字的所指...
-
第五章/地道日方/125-126
圜道即天道,要周行循环,方道是地道,要秩序的稳定。地上的事物繁多复杂,要各守其位,不相...
-
第五章/地道日方/126-127
-
第五章/地道日方/128
对天地的具体认识与“天圆地方”的观念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古书中可以读出差别。在经验范围中...
-
第六章/星占与分野/134
将天上星区与地上区域对应起来的想法,除了由于“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认识而外,还有星占...
> 查看全部1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