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太平盛世
对于我们今天早已将“太平”当作痴人说梦而从词汇表中划掉的人来说,去嘲笑那一代被理想主义所迷惑因而抱着乐观痴想的人——他们以为人类在技术上的进步会无条件地带来快速的道德提升——那是再廉价不过的了。 引自 一 太平盛世 ——嘲笑吧,我们就是抱着乐观痴想见证着技术进步却看不到道德提升的“那一代”
要让自己从只知冷酷赚钱这种使犹太文化变得狭隘的生活中解放出来,也许还表达出一种隐秘的渴望:通过逃向精神世界而让自己不在只具有犹太人的特质,而是成为普通人类中的一员。 引自 一 太平盛世 ——所以维也纳的犹太人致力于投资维也纳的艺术剧院,他们不仅是观众,更是对热爱艺术与生活、自由与活泼的城市做出贡献的一类人,这样在城市中,犹太人也是名正言顺的一份子。
维也纳曾经尝试建立“民族剧院”,意在隔离犹太人的参与,但是很快就倒闭了,这时候人们意识到,享誉世界的“十九世纪维也纳文化”中,百分之九十的成就是由维也纳的犹太人来襄助和哺育的。
——“犹太市民通过襄助的方式对维也纳文化活动的参与是难以估量的”。
——“只有通过对维也纳艺术奉献出的爱心,他们才感觉到自己有资格将这里当作家乡,自己成了真正的维也纳人。”
——“如果没有来自犹太市民阶层这种坚持不懈的、令人倍感鼓舞的兴趣,指望皇室、贵族和信奉基督教的百万富翁——他们更愿意将钱花在赛马的马厩上或者打猎上。”
让自己挣脱或开始挣脱犹太人聚居区强加给他们的各种缺陷、逼仄和小家子气。向精神世界的逃亡之旅,使得犹太人当中从事知识阶层职业的人比例畸高。 引自 一 太平盛世 自己额剧本能够在维也纳城堡剧院上演,这是每个维也纳作家的最大梦想。 引自 一 太平盛世 我们奥地利人在政治上的无动于衷,在经济上的落后可能真的可以部分归于过分看重享受生活。不过,从文化上看,对艺术活动的过分重视早就了一些独一无二的东西:首先,对所有艺术成就都无比敬畏;其次,这样几百年下来,他们就有了别人难以企及的艺术鉴赏力,而这样的鉴赏力最终由让他们在所有文化领域里达到一个超高的水准。 引自 一 太平盛世 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文化的热爱,对生活中这种最神圣的多余之事保持着同时既能享受又能挑剔的感觉,他/她就不是以为真正的维也纳人。 引自 一 太平盛世 对于犹太人来说,让自己去适应生活于其中的民众环境或则和该国的情形,这不仅是外在的保护措施,也是一种深度的内心需求。 引自 一 太平盛世 在上一个世纪(19世纪),奥地利的艺术发展失去了其传统的守护者和保卫者:皇室和贵族。 引自 一 太平盛世 ——(标注)
维也纳人的确不具备德国人的那种“能干”——这种“能干”毕竟使其他民族的生存遭受了无比的痛苦和毁灭——也没有那种贪婪的“想要赶超一切他人”和“向前冲”的愿望,他们更愿意愉快地闲谈,愿意融洽地相处,愿意在安详愉快和放松的共处中,每个人都各得其所,与任何人并无不利。“活着以及让人活着”是最著名的维也纳基本准则。 引自 一 太平盛世 罗斯查尔德家族,著名银行世家。其中一位罗斯查尔德,是唯一一位未从事金融业,而从事动物学家的人。
80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