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或在柏油路上采集植物
巴黎人像占据沙龙和走廊那样占据公园和街道,他们的咖啡座面向街道和街上的人流,仿佛行人剧场实在有趣,以致一刻都不能疏忽。裸体铜像和大理石女人遍布户外,站在台上、从墙上伸出,仿佛巴黎是博物馆和妇人的起居间,而凯旋门和柱子像子宫和男性生殖器般点缀街道。街道变成中庭,雄伟建筑物包围中庭,国家建筑物像大街道那样长,大街道像公园那样两旁是树、椅。一切事物一房子、教堂、桥、墙—都是同样的沙灰色,因此巴黎看来像是一栋复杂建筑、高级文化的珊瑚礁。这一切使巴黎显得独树一帜,仿佛私人思想和公开行为在巴黎不像在其他地方那样分离;在这里,步行者流进流出于狂欢与革命。巴黎比任何其他城市更常入画与小说,因此再现与现实像一对面对面的镜子般反映彼此,而漫步巴黎常被描述为阅读,仿佛巴黎是部庞大的故事选集。它对它的市民和参观者加诸磁石般的吸引力,因为它一直是难民和流亡者的首都、法国的首都。 “一会儿是风景,一会儿是厅堂。”瓦尔特·本雅明如此写到步行者的巴黎经验。 引自 巴黎或在柏油路上采集植物 这段对巴黎的描写真是绝了。
第三篇讲了巴黎,巴黎街道和由此而生的文学作家的行走和他们的作品。
讲了街道是如何成为人们革命或者是表达政治或者文化信仰的发源地。而且因为街道的存在,有些城市更适合游行抗议示威,另外一些城市更多产生暴动,前者举了旧金山的例子,后者洛杉矶。
结合现在还在发生的事情来看就过于真实了:那些因为新冠而不断暴乱的美国城市、那些不断抗议政府关于隔离、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政策的游行。暴乱抢砸必须发生在高价值商店街区,而游行必须走过汇聚越来越多人的密集街道。
再细细讲来革命发生于街道和“散步”的典型:法国大革命(巴黎)、匈牙利革命、柏林墙的倒塌、捷克的丝绒革命(布拉格)。
提到广场是革命爆发的重要场所:亚历山大广场、卡尔马克思广场、文塞拉斯广场、(阿根廷)马约广场。
52人阅读
小麦Q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pp173-182 山的那一边
英国外的每个地方,有组织的步行成为健行,进而发展成露营,是后成为当代术语中的户外运动或...
-
pp198-200
大多数专注的都市步行者都知道一种微妙的状态,即沐浴于孤独一点缀着相遇的黑暗孤独。在乡下...
-
巴黎或在柏油路上采集植物
-
独行者与城市
街道是建筑物间的空间。房子是被空地之海包围的岛,先于城市的村庄不过是空地之海中的群岛。...
-
第四篇 通过路的尽头
步行是各种自由和欢乐的指示种:休闲时间,自由而迷人的空间,以及不受阻碍的身体。 - 郊区 ...
> 查看全部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