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自觉状态时,生命意志的肯定和否定
眯眼西索
读过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痛苦来自对欲望的抑制,它是引起弃绝现实世界的原因,所以痛苦潜藏着神圣的力量。这可以解释下面所说的事实,即所有的大不幸和深刻都引起一种敬畏之情。但是只有当受苦者发现自己的生活只是一连串的忧患或悲叹,只是某种巨大而无法挽救的不幸,同时看明白使生活陷于痛苦的诸多原因,并且不局限在自己遭遇的大不幸中自伤自怜才会真正成为被人敬重的对象。 当他这样做的时候,他的知识仍然遵循充足理由原则,而不脱离特殊的、具体的现象。他仍然欲求生活,只是不在以往发生的情况下进行。只有当他的眼光从具体现象转到普遍共相时,只有当他把痛苦只看作全体的例证,而天生的道德情操让他认为个例代表千千万万的现象时,他才真正值得敬重,因此所谓痛苦的生命才真正让他弃绝现实世界的生活。 我们时常想象一种非常高贵的性格,这种性格带有一点不太显眼的忧伤,而这种忧伤决不是对日常烦恼的焦急这种卑劣的特质,而是一种自觉:认识到一切财富的空幻,认识到整个人生的痛苦,而不仅仅是哀叹自己个人的痛苦。但是,个人对痛苦的亲身体验尤其是对深深的愁苦的体验更可以唤起这种认识,像未曾实现的愿望将彼特拉克带入一生的低潮,他对人生充满了忧伤,他的作品描写自己生命的黯淡,我们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深切地体会到其中的丝丝哀伤;他所追求的达芙妮化身为月桂树,悄然离去。 当我们借这种命运的否定而在某种范围以内破坏意志的束缚时,几乎就毫无所求了,而我们的性格也温和、正直、高贵和顺从。最后,当愁苦没有固定的对象而扩展到整个人生时,在某种程度以内就回到了本身,这是意志的退却、渐渐消失,也的确在暗中摧毁意志可见的具体表现即身体。所以,这个时候人就觉得羁绊自己的束缚松驰了,淡淡地尝到一种在肉体和意志同时消灭时可能带来的死亡滋味。 引自 达到自觉状态时,生命意志的肯定和否定
5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