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用一个比喻来讲,人们选择一个品牌,好比交一个朋友,而文案就好比品牌这个“朋友”所说的话。
最能激发人们分享欲望的文案,莫过于“不像文案的文案”。人们对广告文案有着天然的戒心,除非文案的内容足够打动人心,或者形式足够创新,“伪装”得足够好。
真正优秀的文案,可以让销售变成“多余”,可以直接带来真金白银。
秒杀注意力的要点是:保持简单。
创作文案时,要有这样的意识:用户买的不是产品,而是更好的自己。你卖的不是产品,而是文化(情怀、情感、感觉……),在文案中塑造它。
当文案和产品融为一体时,从文案诉求到用户使用(购买)产品之间的“鸿沟”,就消失了。因为读文案和使用产品,是一回事。
产品同质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文案必须通过去抽象化、搭载具体细节的方式,改善这种同质化现状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的印象。
文案不是文学作品,越来越经典,市场是变化的,永远不要满足现状。10年前消费者都买账的文案,放在今天很可能一无是处。
“自我视角型”文案仅仅适用于塑造品牌内涵,打造品牌调性,类似“极致享受”“智享生活”的文字,不要拿来描述产品。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时代病”。洞察到这些,瞄准它们,你的文案就能打动人心。记住,不需要给出解决方法(通常也没有确切的解决办法),你只需要用你的文案给予用户一个情感的出口就够了。
文案时写给门外汉看的。一个词语,如果不是目标群体的95%以上的人都看得懂,那就不要写进文案。(《尖叫感》)
7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