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
中国几乎每座城市都有城隍庙,一如城市都有衙门,城隍老爷主管冥界,是阴间的地方官。城隍的“隍”,本意为护城河,后被尊为城市守护神,它始于明朝,遍布中国,明太祖朱元璋通过城隍,下诏大封天下城隍,分别对应人间的京兆尹、巡抚、知府与县令,将人间官僚体制搬到阴间,这使城隍庙成为城市中最常见的建筑之一。
《说文解字》释:“城,以盛民也。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城隍”连用,首见于汉代史学家班固《两都赋序》,文中有“京师修宫室,浚城隍”之句。护城河是用来护卫城池的,慢慢被神化成城市保护者,《北齐书·慕容俨传》记载,齐将慕容俨守城,“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号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祷”。
1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