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258页,22万字)
前言
1.窑洞对:初始聚精会神。而后历时长久、区域扩大——民主——人民决定,遏制个人功业欲,地地得人,人人得事。
2.甲午病——老病——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
3.两面明镜:苏联(高层权力移交)与晚清(一在文人误国,二在金钱腐蚀)
引言
1.战略眼光缺乏:没把握弱肉强食的世界特点(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富国强兵)
2.改革盲目失控,内部利益哄抢导致外部抢劫:政治是方向盘,经济军事为两轮子。甲午战败最大的影响即是外力打断了循序渐进改革,从此陷入内忧外患的循环。没有顶层设计的改革是无方向的行军。财富无法保护财富。改革应激发国民精神,强大国家意志,强壮国力实体,对外展现国力,而非全民逐利
3.固守书生义礼,军事变革儿戏;忽视精神建设人才成长机制缺乏;一味避战,引来大战,不敢求胜,所以失败
4.用人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内部的自我发展和对外争夺扩张是推动国家的双引擎。
第一章 统治阶层颓废综合征
1.撞车游戏
2.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遇到挫折,随后解体。内外部弱势群体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3.农民基因导致的全面腐败难以医治。整体意志——外部,科技,生活。腐败是国家政治和民族精神的变质
4.资本主义的对外逐利侵略性,遏制了内部的安逸享乐,激发了团结进取。给别人带来灾难,自己避免了革命轮回。
第二章 战败?心败!(私心私利) 1.对外战争中承认失败是最大也是最后的失败
2.小战不打,大战亏输
3.小国依附大国目的就是求得安全感,这也是大国的责任
4.军事是刀光剑影,外交是唇枪舌剑。只在外表不同,心中都应该有家国天下的百万雄兵
5.官员是统治的支撑,支柱腐朽则国家崩塌。无外敌则生内乱,有外敌则战必败。
6.力由心生,无战心则无斗志。
第三章 政腐国败
1.贪官的背后就是懒政
2.东半球的坠落,食草食肉两个族群产生分野
3.内部腐败是政府不愿意自我革新,国家缺少进取心。贪图疆域内的自我享乐。无进取心本就是政治腐败,没有远大的志向就看不见远方的敌人和眼前的机遇。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长盛不衰就需要自强不息积极进取。
4.私利误国困天下
甲午的失败是决策不依照国家利益而是利益集团内部的角力(不是国家行为是利益集团行为)
大汉族主义者
5.古今中外,皆有腐败。少数贪官不可怕,可怕的是蔓延成风法不责众。朝廷风花雪月,官员自然吃喝玩乐
第四章 军腐战败——贪生怕死,讳败为胜
第五章 外交
1.没有哪一次极大的历史灾难没有带来巨大的历史进步。要从失败中站起来
2.对内绅士对外战士
3.中国人的思维误区就是天真认为自己这样想,别人也应该怎么想。自己喜欢以大帮小反感持强凌弱,就看不清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4.变法图强不只是为了发展经济,还为了外交立威
5.地缘态势:中日最大威胁是美俄。抢在美俄会师东亚前,吃掉朝鲜和中国,抵抗美俄。英国怕俄国扩张,故达成英日同盟。————日本认定东西方必有一战,日本要做东亚抵抗西方的代表
6.外交家需要是战略家
第六章 文化 文伐
1.有独立自主的文化造血机能及攻防兼备的舆论战体系
2.日方甲午宣传定位:文明、生存、解放
3.控制舆论及高等学府管理权,抓住脑袋和脊梁
4.二战是军事帝国主义的最后大决战,也是文化经济帝国主义的序曲——以键代剑,文化舆论事关兴亡。互联网成为了搏杀的第一战场
5.欲亡其国,先去其史。欲夺其人,先夺其心。欲诛其心,先灭其神
6.经济全球化唤起了民族内部的对当前物质利益与民族未来的冲突。使得既得利益者与民族敌人联手扼杀民族的未来——苏共的理想信仰崩塌
第七章 小战役 大败局
1.自身力量足够强,意志足够坚定。不因一城一地的战术失败动摇全局大战略,坚持下去,最终能够取得胜利
2.原因在于:民族心理的失败。战役因投降变成战争,开局因和谈变成结局。中国在120年内没有独立彻底战胜日本。——腐败是最大的大贼
第八章 改革与革命
1.近代史:战 革
2.改革VS革命:改革者有革命者的魄力,革命者有改革者的耐心
3.一次经济政治军事协同转型改革变成经济领域突飞猛进,全民逐利的狂欢
4.能买就不造。没有经济战总体战意识,只知道一味赚钱。钱作为核心价值,就成为了社会腐蚀剂
5.殖产兴业与富国强兵融合
6.一个王朝不能够吸纳最优秀的青年人才为己所用,他的地位就危险了。如果还把他们推向对立面,那就是与明天为敌自寻死路。
7.如果你不能保护你的财富,辛苦创造的一切都是别人的。拥有财富却没有武力,难免引来他人觊觎。
用经济杠杆撬动一切外交问题,从北宋岁币开始。虽有历史教训,但依旧大行其道。
8.内忧外患下的改革,时间紧任务重,要争分夺秒。按清晰蓝图抓紧施工,避免人心浮动夜长梦多。加之内外部负面因素,引发不测之祸。越临近后期崩溃速度越快。
第十章 科举中国与武士日本
1.尚武精神
2.为换取和平环境发展自己,其实换来安享特权苟且偷安。
3.曹振镛《一剪梅》
4.看一个政府是否振兴国家,看一个时代是否昂扬上进。不要看宣传,看下官员的精神面貌,看下军队的精神状态。
5.中国人最擅长考试,却不擅长学习。精英阶层是考场上的巨人,现实中的矮子。越精通于考试,则越远离实用性的学习和应用。
6.每一个新边疆都孕育着新机会,是新鲜感和自信心,是对过去约束和思想的不容忍,对过去经验教训的不屑一顾
7.僵化的考试制度使得看人不看当下不看未来,却看一个非常特定时间点的过去。只会让考上前死里学,考上后死里玩,葬送自己的今生和民族的将来。
第十一章 美俄日看甲午
1.不能闭关锁国贪图安乐。不停止进取,不虚伪不掩饰,有理想不空想。不断前行的国家是不会腐败的,反之,如果腐败大规模滋生,则说明国家已经到了病危状态了。
2.决战带来心理优势,从而不留后患不发炎症。——精神威慑力量堪比核武器力量
第十二章 宪政梦与铁血红
1.领导人选拔接班制度是中国政治的千古难题。
2.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自己,第一眼看见的未必是真相。
3.好的宪政需要平衡中央地方、政府议会的关系
事实上的一党制;
外向斗争性国家理念;——严格文官统御,强劲外向型政府。避免文弱避免军政府
权力极大的国家元首;
高素质的议员群体
4.宪政核心在议会议员,要强化中央集权。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