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在他心里,可怜、不幸等词语完全跟春琴挨不上边。虽说佐助已经闭上了现实世界的眼睛,永远活在自己的理想世界,但是他的眼中充斥的全是过去的记忆,如果灾难改变了春琴的性格,那么改变后的那个人已经不再是春琴了。他心心念念着过去那个跋扈的春琴,因此对结婚更没有什么渴求的人,反而是佐助。 对佐助来说,此时现实世界的春琴,更多是一个寄托着他心目中的春琴的媒介,不仅没有因眼盲平起平坐,反而更加恪守主仆礼仪,姿态愈发卑微,克己奉公,不放弃一点点可以让春琴忘却不幸、重拾自信的努力。佐助现在依然跟其他男仆一样,领着微薄的月薪,粗茶淡饭,粗布衣衫,所有的收入都攒下来贴补春琴,维持她一如既往的生活。为了节省开支,佐助还减少了仆人的数量,多方面节流。只不过他比之前更加辛苦,自己亲力亲为更多,只为保证春琴的衣食住行水准。 照女说,佐助当时的衣着实在寒酸,弟子们都快看不下去了,有人忍不住提醒他注意仪容,他全都当作耳旁风。此外,佐助还让弟子们称呼他“佐助”,严禁称呼他“师傅”,大家实在觉得别扭,于是都尽量避开称呼。唯有照女因为总在两人身边,所以一直叫春琴“师傅”,叫佐助“佐助”,时间长了也叫习惯了。春琴去世后,照女就成了佐助唯一可以讲心事的人,一有机会就拉着她回忆春琴的点点滴滴。后来佐助当上了检校,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被称为“师傅”或者“琴台老师”,但是仍然特意关照照女叫他“佐助”,任何敬称都不许加。 “大家都以为眼睛看不见的人特别悲惨,但是我失明之后发现自己完全没有觉得不幸,甚至幸福得简直像去了极乐净土。我跟师傅两个人每天都像住在莲花台上一样。这种感觉从未有过。失明后,我反而看清了更多东西,不仅更能看清师傅美丽的容颜,还可以看清她双手双脚的柔软,肌肤的光滑,嗓音的清亮。这些都是用眼睛体会不到的。更不可思议的是,失明之后,我更能体会到师傅弹三味线的妙处。之前只是嘴上说说师傅是丝竹之道的天才,一直到现在才真正看到了价值所在。自己才疏学浅,跟师傅的精湛技艺比起来,简直相差万里。这个时候反而什么夸赞的话都说不出来,只能羞愧地反省自己的愚钝。就算老天爷愿意让我重见光明,我都会拒绝!师傅也说过,盲眼人可以体会明眼人从来体会不到的幸福。” 佐助的话,只是他自己的一厢情愿,究竟多少是真多少是虚,先留一个问号。可以肯定的是,春琴的技艺将她从苦难中拯救了出来,苦难也让她的技艺越来越精湛。如果不曾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就算再有乐音方面的天赋,恐怕也参不透艺术的真谛。春琴从小养尊处优,不懂体恤他人,从来不知受苦和屈辱是何滋味,也从来不曾有谁能够挫败她高傲的气焰。但是上天为她准备了残酷的考验,让她徘徊在生死边缘,击碎了她的自信与骄傲。想来毁容事件对春琴来讲反而更像是一颗良药,医好了她过往在情感和技艺上无法逾越的地方,抵达了无我之最高境界。 照女说:“常常听到春琴独自抚弦,聊以消遣。旁边必然有佐助相伴,脖颈微斜,侧耳倾听,满脸沉醉。"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