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态势和各种态势下的买入卖出时机的讲解
对企业发展阶段、态势和各种态势下的买入卖出时机的讲解很细致。初读起来,觉得很有道理,但现实中难以操作。原因:一是对企业所处的阶段和发展态势的判断需要很强的商业分析能力,有时发展态势不能大概界定。二是买入卖出时机的选择方面确实难以量化。
与唐朝的交易机制相比,李杰的交易机制更灵活也更难以被新手理解和运用。作为投资新手,我更愿意寻找到一个逻辑可靠,交易机制更简单的方法。所以暂时先按照唐朝的三步法(1.三年后净利润2.乘以25等于三年后合理市值,如果现金流状态不那么优秀,适当降低pe,3.分段买入4.达到三年后估值的150%或者当年pe到50卖出)来。
但这部分讲解提到了发展态势和估值(pe)的问题,值得借鉴,并纳入唐朝的交易机制中。对发展态势的判断还是落脚于对公司业务和发展的理解上,而pe又反应了市场对公司发展的预期。因此,对发展态势较好的公司可以适当取高一点点pe,对发展态势不那么优秀的,可以适当取再低一点的pe计算合理市值。
投资并无定法。不同的人对投资的理解和操作也不一样,选择自己能理解的去执行是最为理智的做法。当然,多读书,兼收并蓄,不断完善自己的投资体系非常重要。
28人阅读
生活如茶慢慢品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遍―P164,随感
第一遍读,刚读到164页,感觉书的系统性很强,信息量很大,可是相比《投资至简》案例还是少了...
-
对态势和各种态势下的买入卖出时机的讲解
-
豁然开朗,如获至宝
P312,低风险高不确定性至大桥建成之前的评估,这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最近一直在考虑对今世...
> 查看全部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