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春秋战国间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96
P161战国末年集大成的法家韩非,进一步发展了卫鞅一派法家的主张。韩非在鼓吹农业生产作用的同时,也肯定了正常的手工业和商业的作用。韩非在批驳儒家李克的言论中,不但多方面说明农业生产能够“入多”(增多收入),同时指出手工业为农业提供运输工具和生产工具,也能提高生产而使得“入多”;商业上互通有无,从事对外贸易,节俭而“不事玩好”,也能使得“入多”(《韩非子·难二篇》)。韩非肯定的是这种能够使得“入多”的手工业和商业,而反对制作奢侈品和粗劣品的手工业主以及采用欺诈手段剥削农民的商人。他说:“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聚弗(费)靡之财,蓄积待时,而侔(牟)农夫之利”,因而是国家的“五蠹”之一(《韩非子·五蠹篇》)。这是说,一些投机取巧的工商业主,制作粗劣的器具,积聚大量奢侈品,囤积居奇,等待时机,从农民身上牟取暴利,这就损害农民的生活和生产,破坏小农经济,成为当时国家的蛀虫。因为当时各国政权是以小农经济为立国基础的。 引自 第三章春秋战国间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96
52人阅读
羊牛下山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三章春秋战国间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96
P156计然的经济理论,可以用他的两句话概括:“时断则循,知(智)断则备。”就是说,对天时...
-
第三章春秋战国间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96
P159白圭和计然一样讲究贸易致富,但是两人的重点有所不同。计然在讲求个人致富的同时,还制...
-
第三章春秋战国间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96
-
第四章春秋战国间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162
P166井田制的瓦解,一方面表现为“公田不治”,“公田”上的农业生产逐渐没落;另一方面表现...
-
第四章春秋战国间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162
P169总的看来,田地私有化,首先是原来井田制所分配的“私田”(即份地)的私有化,先从“国人...
> 查看全部6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