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法 46
原文诗题Adam's Dying,其中动名词“dying”指的是亚当临死辞世的过程,与名词“death”颇有差别。假若诗题是Adam's Death(亚当之死),表明此诗是在客观化地描写一件事实;而诗题选用Adam's Dying,则表明此诗是在主观化地描写亚当垂死的心理活动。在我听起来,名词“death”就像一块生硬的石头,动名词“dying”则像一条潺潺的河流,感觉是迥然不同的。现在诗题译文选用动词短语“辞世”,着重表现的就是亚当作为主体的一种行为,一种态度。 引自 试解不解之谜 46 Sight's world, The hand's thrust.
眼里世界, 手里的锄。
Thought's birth, The mind's blade,
思想发芽,心灵拨雾,
这里,既是为音韵,又不全是为音韵的缘故,我把具象的“blade”(心灵的“刀锋”)译作了心灵“拨雾”。——这次是作了一个反向机动,把工具置换为动作,换回来了。(按:翻译学中素有“补偿”[compensation]一法,好比是在市场上,这次交易中赊欠的,该在下次交易中偿还。)在诗和语言中,工具及其功能构成一对借代关系,从而有了互换的基础。
47人阅读
K宝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韵里情深 17
脱离源语的材质而求逼近原作的形式并非易事。因译语和源语材质不相似,译诗不但不可能“面面...
-
诗是用词儿写成的 29
Now, of my threescore years and ten,Twenty will not come again, And take from seventy s...
-
补偿法 46
-
翻译取向
表内七项,各有“S”、“T”、“0”(零)三种取向,“S”是Source(源语、源文化之“源”)...
-
为不忠实一辩
在这场纷争中,具体说说我的立场和看法:翻译的属性规定译文不是“原创”而是“重写”,因此...
> 查看全部7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