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懂事得让人心疼的孩子,心里都住着一个“受伤的内在小孩”
作为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懂事,不要有过多的要求,殊不知,越懂事的孩子内心越受伤。 德国作家吉塔·雅各布在《0次与10000次:如何创造全新的人生脚本》里说“受伤的内在小孩之所以变得活跃,通常是因为很久之前的忽视和贬低的残余力量在发挥作用,这种残余力量来自那些我们还是孩童时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被忽视的时刻。” 之前看过一部电视剧,剧中的小女孩叫米桃,米桃的爸妈总是教她“你要听话”。结果这句话“你要听话”就像紧箍咒一样让她不敢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也不敢满足自己的需求。 看着爸妈为了自己的培训费而发愁时,米桃心里很想去,但还是违心地说“我可以不上,我自己努力,总会赶上来的。”朋友邀请她去挑试裙子,明明心里很喜欢,嘴上却说“浅色不耐脏。今年穿大小刚刚好,明年穿就小了,穿不了浪费了。” 这个才五年级就懂事得让人心疼的小女孩,最后说“我不要,我不喜欢穿裙子。” 她不敢任性,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人人都说米桃懂事,只是懂事的背后都藏满了她不敢诉说的委屈。 在网上看到过一句让人心酸的话: “懂事,是我这一生最长久、最痛苦的噩梦。” 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是懂事的,只是当欲望和需求被视为是不懂事的行为时,有的孩子只好把它们藏在心里,表面看似懂事,内心却很受伤。 久而久之那些心里住着“受伤的内在小孩”的人就形成了讨好型的人格,不论是在工作亦或是生活中都容易活成了别人想要的却是自己讨厌的样子。 所以,不要再一味地要求孩子懂事听话了,我们更要关心孩子快不快乐,给孩子拥有争取的权利,不要让他们的心里住着一个“受伤的内在小孩”。
捡书的姑娘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那些懂事得让人心疼的孩子,心里都住着一个“受伤的内在小孩”
-
那些懂事得让人心疼的孩子,心里都住着一个“受伤的内在小孩”
作为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懂事,不要有过多的要求,殊不知,越懂事的孩子内心越受伤。 德国...
-
孩子,你可以跟你不喜欢的事物大声说“不”
吉塔·雅各布在《0次与10000次》说:“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道自己有权得到什么,是拥有自信...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