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条山战役“出兵”之争
像毛泽东当年不主张大快出动军队上前线,反对打阵地成、运动战、正面战,甚至不主张集中作战等,表面上他强调的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对国民党要提高阶级警惕性,实际上,却是因为他注意到当时党领导下的三四万部队是中共革命最后的本钱。在他看来,如果贸然将这几万部队送到抗日的战场上,径易地在与优势的日本军队的作战中损失掉,无论如何都是不利于“革命的基本利益”的。 事实后来也证明,毛泽东在洛川会议上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1937年9月25日新编成的中共林彪的部队,即八路军一一五师,以400余人的兵力,在山西平型关口前受命伏击日军的辎重队和汽车队,一战就损失了1/10,且伤亡中相当一部分还是长征过来的团、营、连、排干部。①如果继续照此打下去,而且要和日军正规部队展开正面作战,其后果可想而知。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军事领导人都因此认识到了毛泽东这一军事思想的意义。包括朱德、彭德怀等八路军前总的领导人,平型关战役后也还是相信,即使对机械化程度和火力超强的日本第五(板垣)师团,如果在山地,还是有打胜仗的条件的。②直到1940年秋冬发动“百团大战”之后,中共军事领导人的思想才彻底地转变了过来。 “百团大战”的起因是因为日军对中共根据地加强了进攻,使华北根据地的生存条件开始恶化。彭德怀力主要给日军以还击,结果是,两个月破袭战打下来,仅一二九师就损失上万人,多数参战部队损失都在半数以上。而且,日军反而进一步加强了对八路军和根据地的大规模扫荡行动,根据地变得更小、更困难了。而且,不服输的彭德怀在野战中也亲历了消灭日军正规部队的不易。 引自 中条山战役“出兵”之争 无毛喜欢说:只要把国军都拿来由延安指挥,几年就能肃清国内的日军并反攻日本本土了。不信你看朝鲜战争,我们就把美军打得落花流水。
295人阅读
库拉岗日破冰人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中共现代军事装备何处来
已知四平战役结束后,退人北满的十几万林彪部队很快就得到苏军的援助,1947年9月发展到48万人...
-
中条山战役“出兵”之争
-
革命、统战和外交
在此期间发生的最为严重的外交事件,不能不提到1967年8月21日红卫兵火烧英国驻中国代办处。事...
> 查看全部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