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结局
嘉庆皇帝统治之初,允许道员使用奏折,信息来源因而拓宽。
事实上,外省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奏折几乎同样稀少。而且,道员的大部分报告都是以咨文的形式上达,加以撮述写入督抚所上奏折,或偶尔作为奏折附件。对道员来说,上司掌控着他的提拔和前程,越过或站在上司的对立面具奏几乎不可想象。因此,允许道员具奏的改革很显然在当时没有多大意义(当然,费正清发现,在鸦片战争期间,道员的确直接上奏,偶尔也从远离他们上司的地方上呈重要的消息)。
在历史发展中,中国人如果不努力解决专制皇权为所欲为的问题,那才是令人惊诧的。同样,如果看到历史确实在自我重复,中国人如果发展出了西方式的、对于君主权力的成文宪章式的限制——如同来源于在兰尼米德挑战英国国王约翰的男爵们的行动一样,那也将会令人诧异。因为缺乏西方政府特色的正式法定制约,中国的大臣再次——这次是通过一个内廷的枢密班子——创造了许多方法,非正式地施加他们自己的影响,并且限制君主不受约束地干预决策过程的机会。
26人阅读
言声乐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部分 雍正朝分立的内廷:军机处的前身(1723-1735)
本章制度赋予外朝权力,凡是皇帝所认可的本章中的政务,外朝都可以定为先例,或是援引其他先...
-
第二部分 乾隆内廷统一时期军机处的建立与扩张(1735-1799)
康熙特别是雍正治下的内廷不断发展,但这两位皇帝一直对统一的内廷权力心怀警惕,小心处置,...
-
第三部分 结局
> 查看全部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