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
老闆娘娘 (不气 要美)
读过 三更半夜居然要吃香蕉!
- 2022-04-01 00:44:08
对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健全者来说,“光是活着”还不够。如今,意识到“自己普通”都能给自己带来痛苦。每天通过多媒体华丽绚烂的画面,令人目不暇接。我们也进入了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我等健全者总是被这样的念头穷追不舍:一定要过上更有个性、更有魅力的“特殊生活”。普通生活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早已一文不值。
然而接触到重度身体残障者的自律生活后,任何人都能感觉到“普通生活”还是充满了积极生动的意义。再进一步说,与健全者相比,残障者并非始终处于不幸的位置。
鹿野刚开始自立生活时,了解到“健全者有烦恼”,决心“再也不说因为我我是残障者”这句话了,正因为二者能交叉在一起生活,才使得残障者收获了“残障算不了什么”的强烈希望。
既是扎幌一五会的创始人,也是鹿野恩师的西村秀夫说:
“1980年代他们初次自立生活的时候,每一个困难都要靠自己去克服、跨越。这个尝试异常残酷,大家也吃尽了苦头。
但唯一的救赎是,他们的人生有了”活着的实感“。大家看起来熠熠生辉,这副模样也令我十分感动。
反观健全者的社会,当代年轻人很少有活着的实感。当代年轻人很少有”活着的实感“吧。快乐当然也有,但感悟人生深度的机会却变得很少了。”
“残障等于不便,但不等于不幸。”海伦·凯勒的这句话广为人知,其实说的也是残障者与健全者在幸福与不幸上的颠倒现象吧。
的确,人类为了体会到自己的“幸福”,他人的“不幸”必不可少,可并不是说“这样不对”。
我们其实不清楚什么让人幸福,什么让人不幸,无拘无束的健全者感到不幸,抽了一手烂牌的重度残障者反而更幸福,人生就是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幸福与不幸无法靠某一方面来衡量”的现实认知,也只有在这样不是的地方才能得到。即肩负着不同生存条件的人也能“共存”的地方。
我们必须创建一个开放性的环境,即便经常出现摩擦与争执。不同的人也能互相支撑,一起活下去。如此一来,“普通生活”的平衡或许会比现在更加稳定。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