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火
当爱征用事物的时候,它们似乎有了魂魄,且变得明澈。然而,被爱抛弃后,在失落的目光中,它们只剩下死亡的晦暗躯壳。 引自 乞丐的童年 维利耶·德·利尔·阿达姆写道,“我们变成了自己的魂魄,这已是现实!此后,对生活的接受,不过是对我们自身的亵渎。”马拉美(Mallarme)的想法亦与此接近,对时代的宿命的妥协将诞生出一整代文学——但是兰波,他啊,却试图重新创造爱情,试图盗火,将自己置于我所称的英雄的因果性(causalite heroique)之中…是的,面对历史命运的挑衅,我们总有两种回答:要么屈服一心理学与社会学分析关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因此更适合被用来解释这种消极性;要么反抗,力争实现被命运扼杀的可能性——在因果分析败下阵来的那个瞬间,诗歌起航了。 引自 乞丐的童年 真的诗歌是重新出发,它在死亡毗邻处诞生、再现。我们称为“诗的使命”的,不过是一种反抗的意愿。大多数时候,庸俗存在的沉闷睡眠让斗争成空,这通向死亡的睡眠啊。 引自 乞丐的童年
34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