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士族门阀与寒族普通地主的关系
至于说到两派对立有无更深刻的阶级阶层差别,那就要探讨一下士族门阀与寒族普通地主的问题。 士族门阀在南北朝后期已趋没落,在唐朝虽还作为一个流传很广的术语使用,特别是在人们的社会意识中,在婚姻关系中,还比较讲究门第,但由于它已丧失了昔日的经济政治特权,转而强调当朝官爵高下,已是一个没有明确界限的圈子。不过其传统的优越感,文化素养,高自标置的礼法门风还保留在人们的印象中,显示出与一般寒族庶人的区别。 政变集团和二张集团之间有这样一些差异:政变集团成员多出身门阀,比较重视政治才干,作风比较检点,而二张的出身应列入寒族,这一派多文学之士,重文词,生活作风浮华放浪。笼统而言,似乎政变集团具有较多的门阀特征,二张一方则带有较浓的普通地主色彩。然而,在这些方面双方也有交叉或相通之处。从更引人注目的仕途来看,双方都有不少人是通过科举考试上来的,除了二张派的人进士的比例稍大些,反二张派的人明经出身的比例稍大些,这样二个细微的差别之外,两派都走着主要靠科举而不是门荫进身的道路。 总而言之,政变时对立的两个集团的结合,是在争权和倾轧中的政治联盟,是统治阶级内部权宜的结党分派,各人是以自己对二张政治态度的向背决定去从的。我们强调对二张的态度而不是对武则天的态度或对太子李显的态度,是因为用对后二者的态度来区分两派不够准确。他们的结党和斗争并不具有更深刻的门阀地主同普通地主两个阶层对立的意义,并没有大官僚贵族集团和中小地主官僚集团对立的意义,更没有新旧地主集团同商人集团、城市劳动者之类不同经济利益集团对立的意义,也谈不上他们在政见上有什么不同。自然也应注意到五王政变集团带有若干门阀特征,这是历史条件打上的烙印。门阀性的思想社会因素在双方的对立和结党中或许有过一些作用,但决不是对立的决定因素,不是结党的主要原因。 引自 二十四 宠信二张
109人阅读
优质资深拍嗝师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题外的话
经验表明,对任何一个经历复杂的重要历史人物,要在“盖棺”时作“论定”是办不到的,更何况...
-
143 士族门阀与寒族普通地主的关系
> 查看全部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