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闯江湖
武谥中“毅”字夺魁,前九分别是毅、烈、宁、靖、平、襄、敬、敏、肃,传言大将军顾剑棠已经钦定谥号武靖,毅、烈、宁三谥,仍是巨大悬念。
徐凤年笑道:“我姓徐名典匣,经典的典,剑匣的匣,名字如何?”
世间不如意事七八九,能与人言一二三都无,才算坎坷。
恩宠再盛终有淡薄日,到时候豪阀激愤迸发,张巨鹿的下场如何,天知晓。
拿起什么不算重,放下,才吃力。
这一日与隋珠公主吃过了三文钱一碗的杏仁豆腐,史书上记载这是北凉王徐骁最后一次进京与离京。
北凉边塞,巨镇重兵,铁骑勇悍。
离阳龙,北凉蟒,北莽蛟,白衣或可一并斩。
身游最累,沿香道翻山越岭,虽可登山俯瞰祖庭全貌,但中途取景才十之二三;心游要更胜一筹,可坐几条大索道,取景可达十之五六;神游最佳,先乘筏环绕青山,后在云锦山拾级而上,再过悬于两大主峰间的索道流笼到达龙虎山,道都仙境大可以一览无余。
轩辕青锋此行要找三样灵物。第一样是大蛟鲵。大鲵不稀奇,额上有角才罕见。第二样是红背蝾螈,第三样则是乌脚雪狸。
“家父论及儒释道三教,曾言佛是黄金道是玉,儒教方是粮食。金玉虽贵,但有它不多,无它亦不少,但世道如人身,一日不可无粮。”
儒偏此道不成儒,佛离此道不算佛,仙差此道不登仙。
李淳罡转身离去,嘀咕道:“一个赠神符,一个送大凉龙雀,都他娘的是败家子。”
她曾一剑出剑冢,她曾白衣擂响鱼龙鼓,她曾罚他捧书面壁,她曾穿着徐骁亲手缝制的布鞋,孤身入皇宫!
读书人只会锦上添花,武夫才能给老百姓雪中送炭。春秋九国,就是一块大砧板。
亡了国的文人书生,忠于旧君,不敢或者不知去刨根问底,看不到烂在根子上的症结,只好用诗篇文章去对那些个尤物女子撒气,托词于魑魅魍魉女精雌怪出世,在明眼人看来实在是荒诞无理。
“读春秋大义。”
“读道教无为。”
“读佛门慈悲。”
二十年证得旁门长生,以一己之力掀翻数百年的基业,怎么听着都让人脊梁骨发冷。
这位徽山上唯一有资格说独享陆地清福的老祖宗眼神凌厉,声若洪钟,“敬城,读书可曾读到与天地共鸣?”
轩辕敬城轻声道:“我撼昆仑。”
酒名当归,夹以徽山老茶雨前茶叶,以及每逢中秋摘下的桂子,该酒色泽金黄透明又微带青碧,酒香兼有茶香与桂香,入口微苦,细细品尝,却绵甜长久,余味无穷。此酒契合苦尽甘来之意,在徽山上却不流行。
江湖健忘而薄情,便如那文人相轻,自古皆然。
徐凤年搂紧青鸟湿润的肩头,轻声笑道:“你那几声‘温公子’,温华真会记你的好很多年。”
轩辕敬城微笑道:“轩辕敬城与你说话,老祖宗自然可以当作耳边风。只是此时仙人与你说话,你怎的还是这般自负无知?”
轩辕敬城再看向徐龙象,眼神中有欣赏,“好一个生而金刚境,两禅寺李白衣不寂寞了。在这里轩辕敬城多嘴一句,小王爷不可轻入天象境,入指玄境以后便可举世无敌,须知入了天象,就要与天地共鸣。匹夫怀璧,只遭盗贼;天人怀璧,却遭劫数。”
徐凤年打开锦囊,愣了愣,上头书写简洁扼要:轩辕敬城此生所学心得,世子殿下只需向小女讨要一本问鼎阁内的《春秋》,夹有书信一封。末尾更有一句开门见山:世子殿下不负她,徽山必不负世子殿下。
以后孙子叫扶摇,孙女便叫雅颂,如何?
鼠因粮绝潜踪去,犬为家贫放胆眠。
人活一世,或行善或为恶,这就如同在与老天爷做买卖,都在正正负负之间徘徊。
江湖是什么,是一张珠帘,女子便是那些珍珠,串出了恩怨情仇,串成了江湖。
一名俊逸公子,端碗而行,朗声道:“王仙芝,敢问何为九天之云下垂,何为四海之水皆立?!”这一句话以雄浑内力激荡出声,响彻半座城池。
江湖委实太大了,哪怕有仙人往江湖里砸下一座泰山,溅起巨大水花,但十年百年以后,也就没了涟漪。
天不生李淳罡,剑道万古如长夜。
男子轻声感慨道:“吴素离开吴家剑冢前,与我在剑山一别,我曾许诺一事。后来她为了徐瘸子孤身入皇城,我当时没来得及跟上,以至于她落下病根,我愧疚至今。”
江南。
旧人旧景旧曾谙。
秋风起,秋叶落,人生聚复散,秋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景难为情。
这一日,武当年轻掌教骑鹤至江南,与徐脂虎骑鹤远离江湖。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