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71(第十七章) 賭博之於陀
筆誤作牛
读过 陀思妥耶夫斯基(第3卷)
無論陀思妥耶夫斯基賭博成癮的心理根源是什麼,其最有趣的特徵是他就此闡述的理論——這是一種將賭博與他那些偉大小說的主題緊密聯繫起來的理論。因為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前引寫給米哈伊爾的那封信中所說的他那套「賭法」其實根本不是一套賭博的方法。它只不過是一種信念:只要他能完全掌控自己的情緒,只要他能對自己的感情施以無情的自我克制——換句話說,只要他能抑制精神上的所有非理性成分——那麼,他就肯定會贏錢!「別以為我是因為沒有輸錢而興奮地自吹我知道贏錢的決竅。」他寫信告訴B. д.孔斯坦特,「我真的知道這種訣竅;它非常簡單不需要你有多聰明,關鍵在於任何時候都能控制住自己,無論賭到什麼程度都不要激動。這就是全部訣竅;做到這些就不可能輸錢,贏錢也就是必然的了。」 然而最重要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肯定知道人不是完全理性的生物,並不具有充分的克制能力;控制自己到需要的程度是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賭桌上有人精通賭術(他提到威斯巴登的「一位法國女士和一位英國貴族」),他顯然也可以很快做到這一點。但是,給孔斯坦特的信接著寫道,「不管你有多聰明,具有多麼堅強的意志,你照樣會失控。就連哲學家斯特拉霍夫也會失控。所以,幸福的是那些不去賭博並極其厭惡輪盤賭、認為它非常愚蠢的人。」因此,對於陀思妥耶夫斯基來說,賭博暗含著一種把自己提高到人類水平的嘗試;在這些樸實坦率、充滿歉意的議論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實際上正在逐漸接近西方文學的一個重大主題一他很快將會採用這個主題。因為人們在這裡不禁想到馬婁的《浮士德博士》,還會想到伊莉莎白時代的悲劇中的那些馬琪雅維利式的反面人物,他們以冷酷、精明的理性與所有道德良知對抗,後者阻止人們肆無忌憚地追逐自身利益。在歐洲文學的傳統中,這種把用冰冷的理性支配自我的夢想付諸實踐的嘗試始終被描述成為褻瀆神聖和可怕的道德紊亂的根源。因為它們表明人類試圖自命為基督上帝意志的競爭對手和替代者,在這麼多世紀以來主宰著西方人的想像力的那個巨大的生物鏈中,基督上帝賦予人類中等級別和模糊不清的地位。這種傳統觀點仍然部分存留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身上,因此,不久之後他將在《罪與罰》中描寫某種類似信念的後果,這種信念認為,不講良知的人類理性具有取代良知的作用的力量優勢。 因此,賭博也許還被陀思妥耶夫斯基當作一種持續的考驗,考驗他對人類生存中的非理性力量的重要信念;他不僅是在試圖減輕自己的負罪感,同時也在努力判斷他對人類生活最深刻的信念是否正確。結果,他不可能只贏不輸(因為他贏了還想再贏),也不可能只輸不贏(因為輸錢證實了他對人和人類生活的根本看法)。這種內在矛盾有助於我們理解為什麼他最終註定要在無法控制的興奮中把贏來的錢輸掉。因為他這樣做是在以悖理反常的方式確認他接受合乎其構想的適當的宇宙秩序,同時獲得與地下人和他筆下所有重要的反面人物同樣的教訓,這些反面人物始於拉斯柯爾尼科夫,他們狂妄地認為自己可以掌控和壓制基督教良知的非理性衝動。無論如何,在每一次這樣的經歷之後,陀思妥耶夫斯基總是重新充滿活力並且帶著某種獲救的感覺回到他的書桌前。 引自 第十七章 一个解放的女性............ 357
55人阅读
筆誤作牛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P330(第十五章) 人維護自己人格自由的這種根深蒂固的需要
陀思妥耶夫斯基竭盡全力堅決抵制車爾尼雪夫斯基在利己主義的基礎上建立新的道德準則的嘗試。...
-
P352(第十六章) 陀重大創作時期的起點
因此,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冬天記錄的夏天印象》直接把我們帶到了他的重大創作時期的起點,這...
-
P371(第十七章) 賭博之於陀
-
P484(第二十一章) 「高度清醒的地下人」
-
P514(第二十二章) 《鱷魚》開啟了一個新階段
> 查看全部10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