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号73+017》~《桩号73+024》
《桩号73+017》
“八渡河的八个渡口都不再需要船夫”,只因“浅浅的河水够不着卵石的脸”。当年的热闹因为水,今天的宁静也是因为水。尽管“从花庄到蛮河口/两岸只剩一户人家”,一团团薹草仍然呵护着小鱼,“除了卵石、薹草,还有大片的乌鸦”,八渡河依然充满活力。更有“一根炊烟和一把锄头”每天醒来,宣示着八渡河的生机。八渡河不抵触喧嚣,但八渡河选择了沉静。
《桩号73+018》
我惊叹李鲁平笔下这只鸟的视角,如此细腻,如此宽阔,巨细皆纳入眼底,叹于心头。那是南河岸边的人与生俱来的关注和永无止境的“等待”。南河上下的事物充满生机,而且,南河,正在走出南河。
《桩号73+019》
苍茫溪一百二十里水路有多么深厚的内涵,除了斑斓的玛瑙,没有别的事物能作比拟。那是多少爱恨情仇凝成的深浅不一的伤痛的印迹!而当新河口两岸的桃花再次招来春水,又唤起“我”关于“玛瑙”的记忆……
《桩号73+020》
因为工作原因,我见过钱塘大潮,见过壶口激流,见过滇池烟波……我在江汉平原腹地出生、长大,虽没有到过诗里的通顺河,但我熟悉她内敛的平静,熟悉她温柔的包容。“两岸三棒鼓杀人,花鼓戏动天/但它心平如田。”她把所有的经历都藏于内心,她把所有的躁动都安抚下来,“波澜不惊,连一朵浪花都不开”,但她能一直流进我的血管,与我的血流相谐。
“上百斤的鱤鱼”早已跳出我的血管,但我知道,哺育我的沉稳的汉江里有,李鲁平笔下的荆江世界里舒缓的通顺河里有。
《桩号73+021》
不论夜有多深,也不论天有多寒,不知是人的声气汇入了南河的流水,还是南河的骚动共振了人的肺腑,人与河,休戚相关。无论有多少伤情,无论有多少苦痛,他们谁也离不开谁,谁也没有离开过谁。
《桩号73+022》
“那么大的风,都背负仁慈/那么多的人,都怀揣善念”——这是渔民的纯朴。当我读到“每一朵浪,都不怀好意”,突然想起老子的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河流暗藏多少凶险,那水上生活的人便有多少艰难。
《桩号73+023》
即便你走出了荆江,无论多远,无论多久,那里的每一个沙洲,每一群芦苇,都会拉扯你的思绪,让你不时驻足回望。你永远也走不出那些牵绊,永远也走不出那些惦念。
《桩号73+024》
外面的世界纵然有万千精彩,我们都只是过客。走过再多的路途,“我”只在意水。唯有那条“生死沉浮”的河流,才是“我”的宿命。
砚浓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桩号73+001》~《桩号73+008》
《桩号73+001》 “往后不会有比过去更糟糕的天”。是啊,这一片河山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我们都...
-
《桩号73+009》~《桩号73+016》
《桩号73+009》 这是“二伯”与他体内的“狼”的故事。我喜欢这样的象征。 最奇妙的是“西陵...
-
《桩号73+017》~《桩号73+024》
-
《桩号73+025》~《桩号73+032》
《桩号73+025》 河水平静时,生活也就平静。秋后水位跌落,露出迎水坡“水线以上杂草之下”的...
-
《桩号73+033》~《桩号73+040》
《桩号73+033》 一个水手,到了他的老年,不必再披星戴月地在河流里直面浪花。他可以从容地“...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