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和政治的关系
在阿伦特看来,哲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哲学家对人类事务领域的态度问题,传统的所有哲学家都妄图用某种普遍、绝对之本质来取消政治的偶然和混乱,政治哲学因此始终是关于政治的一套“哲学化”理论而不是对政治本身之所是的思考。从而,对极权主义的反思把她引向了对整个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的批判,并通过对希腊城邦政治原型的考察建立起她政治的存在论和现象学,把政治建立在人的复数性和出生性(natality)的存在论处境之上。
…… 艾希曼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不是他令人震惊的邪恶本性,也不是暴民式的反英雄姿态,而是“无思想”。艾希曼审判让她意识到,无论是思想者对行动的冷漠还是普通人对思想的盲从都有极大的政治危害性,一个无思想的人也可以成为一个反行动者,他或者随波逐流或者受宣传煽动而成为政治邪恶的实际实施人。
…… 阿伦特在行动和思想两方面都看到了极权主义的阴影:在把多元的行动等同于工具主义的行为或消费主义的生产的时候,在把自我思考和扩展到他人的思考等同于专家意见或逻辑推理的时候。在她看来,只有公共生活才能让我们得到对个人存在和与他人共在的积极而真实的存在体验,如果哲学不再脱离现象世界去寻求绝对之本质,不再切断与他人的联系而陷入孤独之沉思,换言之,思考成为政治的思考(political think-ing)而非形而上学之沉思,古老的政治与哲学、意见与真理之间的对立就消失了。积极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是人的在世存在方式。
恍惚笔直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反思极权主义
阿伦特对“极权主义”作了概念的规定。她特别强调极权主义的“前所未有性”,即不能把极权主...
-
反思极权主义
阿伦特揭示出极权主义带一种“反-公共领域”的特征:极权主义意识形态最大的特色就是创造一...
-
哲学和政治的关系
-
柏拉图:真理和意见的对立
在城邦生活中,言和行日益分化为两种独立的活动,重心从行动转移到言说,言说蜕变成了说服的...
-
柏拉图:真理和意见的对立
“苏格拉底之死让柏拉图对城邦生活深感绝望,同时也对苏格拉底学说的基础提出了质疑,我们的...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