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永乐宫
P47
有趣的是,颁发道箓的仪式应该用戒台,但却没有任何资料提到永乐宫中有戒台。清代的永乐宫图也没显示戒台;如果推测一下,也许是有座戒台,位于上述两座道院中的一座里。这个戒台可能早在元代已经建成,只是后来被废弃了。
P49
没有在永乐宫中举行授箓仪式的记载,这使我们很难确定永乐宫究竟是哪一类道教机构。道观像佛寺一样,常被分为公共的”十方丛林“和自己承袭的“子孙丛林”两类。
十方丛林的长老由选举产生,合格的候选人只要是属于官方所承认的教派,都可以参加选举。子孙丛林比十方丛林多得多,但与十方丛林不同,子孙丛林的成员严格限于某个特定道派或其中一个分支。该道派的大师及其弟子在这类道观中经营了好几代,但无权授箓。清代,十方丛林仅允许举行授箓仪式,真正的道箓则由政府颁发。明代则不存在这种情况;永乐宫就可以自行授箓。
P54
三清殿前端有五个四格扇的门,顶部有格子。每个格扇都有三个格子窗,以保证殿中有充足的光线供人们观看其中的雕像和壁画。大殿位于一个高高的平台上,前面是一个长15,6、宽12.15米的露台。露台的每一侧分别有一个耳状平台。夏南悉说,这样形状的殿前平台可能是用于道教仪式的。
70人阅读
润仁儿~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四章 第二类文本——壁画
P179 蒋叔舆《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卷三十八的一部分,是关于醮礼所拜369位神仙的级别。这360...
-
第一章、永乐宫
-
第三章、第一类文本——宫观碑文
P149 现有的证据表明,士绅之外的人支持永乐宫之类的宫观一般说来主要出于三种原因:一是表示...
> 查看全部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