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495~506页
潜渊青魚
读过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
第45篇(4.18-4.20)
2603字/总8.5万字
#精读·邓晓芒《精神现象学句读》十卷本(第十卷/571页) 495~506页,进度89%,对应原本485~486页(第八章第15段)。
[一、概念在前此各意识形态中的形成]
[二、科学即对自我自身的概念式的把握]
【精神的必然性:在时间中体现出来(自我意识夺取份额、投入运动、启示出来,再归还给意识】
【知识的三个层次:①外在经验/感性经验;②内在经验/启示经验;③超越的经验/直觉经验】
出于[这个理由(精神的必然性:自我意识吞并对象意识的份额→将对象意识自在的直接性投入运动并启示出来→归还给对象意识的自身确定性)]就必须说,没有什么[被认知的东西]不是[在经验中的(凡被认知的都在“经验中/时间中”显现出来,知识处于一切可能经验的整体中)],或者也可以这样表达这个意思,没有什么[被认知的东西]不是作为[被感觉到的真理(外在经验:对客观对象的感觉经验)]、作为[内在地被启示的永恒的东西(内在体验:内心启示经验)]、作为[被信仰的神圣的东西(超越的经验:对彼岸上帝的直觉经验)],或用任何其他的表达,——而[现成在手的(被经验到了)]。
【经验(主观的vs客观的/彼岸vs此岸)=意识的对象/内容=自在的精神=实体(本身不变/变中之不变)】
因为[经验]正是这种东西:[内容]——而这内容就是[精神]——是[自在的],它就是[实体],因而是[意识的对象]。
【经验=精神实体=精神的发展和形成过程(合目的性的过程)】
【精神=自在的形成过程(自在的确定性/静止永恒→自为的真理性/能动实现)】但是,[这个本身(作为对象的经验)]即是[精神的实体],就是[精神][向它自在地所是的那个东西(潜在的还未实现出来的)]的[形成过程(先有一个目的,再向目的返回)];而且只有作为这样一个[自己反思自己的形成过程(自己回到自己,求证自身的真理性,反思自己原本是什么)],精神才[自在地在真理中是这个精神(自在的确定性/静止不动,自为地自我实现=自在的形成过程)]。
【精神=自在地认知过程】
【精神:①从潜在到实现;②从不自觉到自觉;③从对象到概念】
[精神][自在地就是运动(精神自在地就是一个运动过程)],这运动就是[认识(精神是认识的过程)],——精神就是那个[自在向自为的转变(从潜在到实现)],[实体向主体的转变(从不自觉到自觉)],[意识的对象向自我意识的对象的转变(从对象到概念)],就是说,向正是这样[被扬弃的对象(自我意识的对象=自我意识本身=概念)]或向[概念]的转变。
【意识的对象=内在的目的=绝对知识】[这个转变]是[向自身返回的圆圈(精神从更高层次上成全和恢复了意识的对象)],这圆圈以[自己的开端(一个意向、一个目的)为前提],并且只有在[终点上才达到开端(终点上实现了原初的目的,回到了起点)]。
【精神自我区分为两个环节:意识vs自我意识】
【意识的对象(全体)vs单纯的自我意识】
【意识的对象(全体)自我区分为:自为的时间vs自在的对象】
【过程:自在的对象→自为的时间→自在的对象(自在自为的精神)】
——因此,只要[精神]必然是这样一个[自身区别的过程(精神将自身①区别为意识vs自我意识,②两环节又是统一的)],[它的全体(对象意识的对象)]在被直观时就同[它的单纯的自我意识][相对立];因而由于[全体]是[有区别的东西],所以[全体]又被区别为它的[被直观的纯粹概念、时间(时间=被直观的纯粹概念=纯粹概念的定在)],以及[内容或自在(自在的对象)];[实体作为主体(自在的对象作为自为的时间)],本身就具有[最初的内在必然性(内在的第一推动力/自我区别/实体将自己发展为主体)],[必然在自己身上把自己呈现为(能动的自为的内在必然性)][它自在地作为精神所是的东西(本来就自在地已经是精神了)]。
【圆圈式的过程:自在(实体自在地已经作为精神)→自为(实体走出自身:成为主体)→自在(实体回归自身:反思到实体自身】只有[那完成了的对象性的呈现(返回并呈现为自在所是的精神/回归到自在的实体)],才同时是[实体的反思(实体回归自身→自我反思照见了自己)],或[实体向自我的形成(实体走出自身→变成了主体)]。——因而[精神]在[没有自在地完成自己(②成为无所不包的精神/绝对认知/绝对实体)]、[没有把自己完成为世界精神(①在现实世界跑完一圈)]以前,它并[不能作为自我意识到的精神而达到自己的完成(③精神在自己身上达到自我意识)]。
【宗教:内容=精神;形式=表象≠精神,未超越时间→无法概念把握】
【科学:内容=精神;形式=概念=精神,超越时间→构成逻辑体系】因此,[宗教的内容(已经是绝对精神)]在[时间上(先期出现)]比科学[更早地表明了精神是什么(宗教的内容已经是精神,但形式还不是精神,还只是表象式的,还处于彼岸,因而还未完成为世界精神)],但是[唯有科学]才是[精神关于它自身的真正认知(科学超越了时间,构成了逻辑体系,变成了不分此岸彼岸的世界精神,以概念式的把握达到了精神的自我认知)]。
【个人感悟】
【精神→经验各阶段的自在存在→达到对本己存在的自我意识】
【经验=途径≠目的(本己存在)】
“时间”意味着“经验Erfahrung”,“凡被认识的”都必须先“经过人的切身体验”:真理要被人感觉到,永恒要被启示于人心,神圣要被人信仰或说出来。同时,人在经验过程中也认知到“内容”自在地就是“实体”,可以成为普遍性的知识、意识和理解的对象。
【自在的实体→实体的主体化(进入时间)→主体化的实体(超越时间)】精神(意义世界的统一性本身)借“经验”完成了“自我扬弃”,达到了对自身的“概念”。“自我实现”与“自我返回”如同圆圈,起点已是“自在抽象的绝对精神”,终点则是“自我认知的绝对精神”。
【实体的运动并不受时间干扰,因为实体在运动之初就已有内在逻辑,实体只是借助时间使自己主体化】精神必然是“自我运动的过程”,“自我运动的整体”似乎与“单纯的自我意识”对立,因为运动是自在的,而且受时间干扰。但从实体的主体化看,实体在运动之初就已经具有了内在的逻辑必然性,所以实体只是通过“时间中的对象性表现”成为主体,而后再返回自身。
【精神必须先在时间中成为世界精神,才能回到并认识到自身的本己存在】精神对自身的“成全vollendet”就是成为“世界精神Weltgeist”。精神认识到自身是“意义世界的统一性”才是成全自身。只有绝对知识/科学才能达到,才是“精神的真正的自我认识”。
潜渊青魚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十卷 469~475页
第43篇(4.13) 1194字/总7.8万字 #精读·邓晓芒《精神现象学句读》十卷本(第十卷/571页) 4...
-
第十卷 475~495页
第44篇(4.14-4.18) 3971字/总8.2万字 #精读·邓晓芒《精神现象学句读》十卷本(第十卷/571...
-
第十卷 495~506页
-
第十卷 506~523页
第46篇(4.20-4.22) 5736字/总9万字 #精读·邓晓芒《精神现象学句读》十卷本(第十卷/571页...
-
第十卷 523~535页
第47篇(4.22-4.23) 2371字/总9.3万字 #精读·邓晓芒《精神现象学句读》十卷本(第十卷/571...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