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24~529:左传国语中春秋筮例
共计22例,6引,16占。占例中体现的占法较为简单,只讲卦象、卦名、卦爻辞,没有后世那么多的妖艳贱货,比如五行生克、地支冲合。
和易传十翼最大的差别在于,易传讲爻数爻象,春秋筮例无。(划重点)
春秋筮例体现出的易经体例,是没有爻题的(作者在古经通说里有分析过)。有了爻题,有了次序,就会更加往数去深究。“当位”、“得中”、“有应”这些概念,不一定是有了爻题之后的事情,但有了爻题会促使易传作者更加深入钻研这一块。
但其实这块完成度很低,除非把原有爻辞全部打乱,按照易传作者的意图重新编排,否则,爻数爻象原则就很难和爻辞体例形成对应关系。
115人阅读
阿乔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部分《周易古经通说》提要
第一篇 周易瑣語 易本无爻题,原称“某卦之某卦”,是要指代本卦爻位,如“乾之姤”即指代乾...
-
周易杂论-第一篇
p431:作者从筮字从竹推断阴阳爻符号来源于竹节,似比他说更有依据。 作者之说正合我意,我看...
-
p524~529:左传国语中春秋筮例
-
p326:终于抓到个错字,噬应为筮
-
p327~330:蹇卦
本卦蹇字作者解为通“謇”,忠实谏言的意思,但其实除了六二爻辞“王臣蹇蹇,匪躬之故”有那...
> 查看全部1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