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故事》笔记
《艺术的故事》
1.整个艺术发展史不是技术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变化史
2.苏格拉底曾这样敦促艺术家:艺术家应该准确的观察“感情支配人体动态”的方式,从而表现出“心灵的活动”。
3.直到公元前4世纪,希腊才出现了我们现在所谓的肖像这种概念。
4.诺曼底人侵入英国后带来的建筑风格在英国被称为诺曼底风格,在欧洲大陆被称为罗马式风格,始于诺曼底人侵入,那种风格兴旺了一百多年。
5.杨·凡·艾克是油画的发明者。
6.《油画》阿尔诺菲尼的订婚仪式,艺术家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真正的目击者,一个不折不扣的目击者。(镜子的反射与在场)
7.ne plus ultra宴会的故事
8.“学院”一词曾经是一座别墅的名称,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经在那里教授过他的门生,后来渐渐用于学者探讨学问的聚会。
9.法国革命领袖之一马拉在他的浴室中被一个狂热的青年妇女杀死以后,达维德把他画成一个为了事业而死的烈士。
10.戈雅《巨人》
11.特纳《暴风雨中的汽船》
12.弗里德里希《西里西亚群山景色》
13.在工业时期的19世纪,艺术家开始把自己看作特殊的人物,他们留长发,蓄长胡子,穿天鹅绒或灯芯绒衣服,打松领带,而且普遍地强调自己蔑视“体面的”习俗。
14.我们是把19世纪的艺术史看作少数孤独者的历史,他们有胆魄,有决心独立思考,无畏地检验程式,性格和信条允许他们去循规蹈矩、满足公众需要的艺术家跟以自我孤立为荣的艺术家之间的分裂,就在19世纪发展成鸿沟。
15.欧洲艺术的首府,15世纪是佛罗伦萨,17世纪是罗马,19世纪来到了巴黎。
16.“印象派”一词因莫奈的《印象:日出》而得名,一位批评家想用这个名称去表示这些画家并不依据可靠的知识,竟以为瞬间的印象就足以成为一幅画。
17.《灰色与黑色的布局》惠斯勒
18.《蓝色和银色的夜曲》惠斯勒
19.包豪斯所提倡的“功能主义”,其宗旨是,只要涉及的东西符合它的目的,美的问题就可以随他去。
20.弗洛伊德曾说明,当我们的清醒头脑麻木之后,潜藏在身上的童心和野性就会活跃起来。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