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美色 (中篇 33.不会褪灭之美)
佛陀阐述如何看待女人的美色。
舍利弗望着迦鹿荼离微笑。他又同样望着那先沙摩罗微笑。然后,他对佛陀说道:“世尊,一个僧人应如何对待美色?美,尤其是女人的美,会障碍修行吗?” 佛陀微笑。他知道舍利弗这个问题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其他的比丘而问的。他答道:“比丘们,一切法的真性,是超越美丽和丑陋的。美与丑都只是我们心中创造的观念。它们与五蕴是难分难解的。一个艺术家的眼中,什么都可以被认为是美丽,什么也可以被视为丑陋。一条河、一片云、一块叶、一朵花、一线阳光、或一个金黄色的下午,全都具备不同的美。我们这里旁边的金竹也非常美丽。但也许没有任何美丽,会比一个女人的美更容易使一个男人动心。如果他是被美色迷倒的话,他便会失去道业。 “比丘们,当你们已因看透而得道,你们会看到美的依然是美,丑的也仍然是丑。但因你们都已证得解脱,你们便不会被系于它们任何一样。当一个解脱了的人看美,他也同时会看到其中包含着不美的部份。这个人会明白到一切的无常和空性,包括了一切美的和丑的。因此,他不会被美所迷,也不会抗拒丑陋。 “唯一不会褪灭和产生苦恼的美,就是慈悲和已得解脱的心。慈悲就是无条件,无希求的爱心。已得解脱的心是不受环境和外来因素影响的。慈悲和已得解脱的心才是最真的美。那美中的平和喜悦就是真正的平和喜悦。比丘们,精进地修行吧,那你们便会证得真美。” 引自 33. 唯一不会褪灭的美,是慈悲与解脱 / 151
79人阅读
我心不动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五戒 (中篇 30.竹林)
佛陀讲述五戒的用处 五戒为导致家庭和乐、国家太平之道: “第一戒是不杀。受持此戒可长养慈悲...
-
修行是方法而不是目的 (中篇 32.手指非月)
佛陀阐述了他所教的只是寻求真理的方法,而不是真理本身。就像一个指着月亮的手指,而不是月...
-
如何对待美色 (中篇 33.不会褪灭之美)
-
※觉察和专注的作用 (中篇 35.清晨的阳光)
佛陀先静下来一会,以感觉一下在座的众宾客。他知道他们对他离开七年的经历感到兴趣,于是他...
-
如何在政治上行道 (中篇 37.新的信念)
佛陀讲解怎样用大道指导政治 佛陀利用这次开示说教如何在政治上行道。他说大道能光明政界,帮...
> 查看全部48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