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2015年,我34岁,那时的我认为: 如果你在乎一个人,他活在你的生命里全是细节,而非感受。 如果你在乎一个人,他活在你的世界里全是故事,而非评价。 要真正了解内心,只能学习习惯一个人的生活。刚开始,讪讪一笑,掩饰自己的失落,再后来是自嘲的一笑,欣赏自己的洒脱。 只有遇见了对的人,你才愿意把自己最神经的一面展现在他们面前。 在你意识到别人帮不到你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一个人也能做很多事。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在干着曾经以为自己干不了的事。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知道其实我们一个人也能做完很多事。
写给我的34岁
34岁的第一天,我为后天的年会写了一下午的台本。 写那些每日相见的人,却难以下笔,除了表面上看到的,以前的他们又是怎样呢?于是和大家坐下来聊天,听他们回忆曾经的故事,数度被打动,原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经历了种种,才能在这里相遇。
我从未听过我爸那么详细说他的事,也根本不知道他曾经险些连命都没了。 “那时单位只有我和师父两个人住在大院子里,一人一间房。冬天的时候实在太冷了,我的被子又太薄,就把门窗都关了起来,生了一盆火。没想到火越来越旺,睡梦中我觉得自己呼吸越来越困难,想动根本动不了,特别难受。然后,突然间全身就变得轻松了,估计人真正濒临死亡就是那种感觉吧,那时的我应该已经不行了。” “后来呢?” “后来的事都是别人告诉我的,师父下班回来,敲我的门没有回应,通过窗子看到我没有反应,就把玻璃砸破爬进来,把我背了出去,放在通风的地方。年轻力壮的我后来醒了,然后才有了你。”我爸说这些事轻描淡写,我坐在一旁却如坐针毡,如果我爸当年挂了,我也没戏了。这么一想,心里特别感激爸爸的师父救了他。 “要不,我们去看看你的师父吧?” “几年之前,他走了,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
“还有个领导教会了我挺多的。当时,大家觉得一个人不好,都在背后说他坏话,我也是。后来领导对我说:‘一个人坏,大家都看得出来,心照不宣,你再去说,也没有意义。但是一个人好,不一定大家都会说,你说出来,也许他就会记住你的好。做一个敢说别人坏话的人容易,做一个会说别人好话的人难。’后来,我一直这么要求自己。”
爸爸不仅仅是“爸爸”一个称呼而已,他走的路,沉淀下来的感受,曾吃过的苦,犯过的错,都应该是我了解而又从未想要去了解的。
看我沉默不语,他问我:“你记得你小时候给我们做饭吗?把锅子放在火上,里面放了两杯米,一滴水都没放。等我们回家时,你很得意地说,等一会儿就可以吃饭了,然后我去看的时候,里面的米全焦了,差点儿没起火。” “我以前那么蠢吗?” “那你还记不记得,你3岁的时候,我在教室上课,你从办公室拿了考试的试卷走到教室后面跟学生说你爸爸是老师,可以让他给你们多打分?” “我真的有那么蠢吗……” “那你记不记得……” “爸,你别说了,我不想知道我那么蠢啊。”
如果你在乎一个人,他活在你的生命里全是细节,而非感受。 如果你在乎一个人,他活在你的世界里全是故事,而非评价。 今天的我34岁,我想成为一个能安静感受别人故事的人,确切地说,不是为了感受故事,而是为了更在意我在意的人。
如果你在乎一个人,他活在你的生命里全是细节,而非感受。 如果你在乎一个人,他活在你的世界里全是故事,而非评价。 今天的我34岁,我想成为一个能安静感受别人故事的人,确切地说,不是为了感受故事,而是为了更在意我在意的人。
其实,一个人也能做很多事
在你意识到别人帮不到你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一个人也能做很多事。 很早之前,同事帮我申请了一个本名“刘同”的公众账号。因为公众账号发语音要在电脑上操作,还要转格式;发文章也要在电脑上排版,一切的一切都在暗示我,如果我要继续运作公众账号的话,我可能要先成为一名电脑工程师。在这种要不要成为一名电脑工程师的焦灼中,我成功忘记了账号的登录邮箱和密码。 直到今年,每个人都在问我能不能做一个自己的公众号。我想了想,就说好,然后就迎来了人生的各种低谷。我不知道如何排出像别人一样好看又大气、不时还出现一张动图的排版——页面字体丰富、色彩缤纷,看了就有一种心花怒放的感觉,不知道怎么把自己的二维码放在文章末位。我求助了公司设计的小同学,从他们看我的眼神中,我觉得自己真的老到不行了。而且,我也不知道怎么录音,问各种电台主持人,需要下载什么软件、怎么降噪、怎么转格式。然后发现,公众号有语音一分钟的时间限制。这样,我要逼自己把所有要说的话控制在时间之内,每天都要录好多遍。情绪都用完了,一个字,down。 我不知道文章内容和阅读量的关系,只知道分享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看过的电影、书,听过的歌,以及突发的感慨。阅读量高,我就超开心;阅读量低,我就反复问自己怎么搞的,我的人生永远被数据控制着。做了十几年的电视,电视需要收视率,转行做电影,电影需要票房,连做个个人公众号也要被看阅读量。所以,以后大家看见公众账号有更新,无论好读不好读,哪怕点一下退出来都行,就当安慰一下老人家。 后来,我发现自己的公众账号不能认证,其他朋友的公众号却可以,于是就去找各种懂行的人,最后他们说现在微信已经取消个人认证了。 哦。 我看很多公众号底下都有留言显示功能,我想我的公众号怎么才能显示大家的留言呢?因为很多留言写得跟诗句一样美好。后来他们懂行的说,你没有认证就不行。 不行就不行吧。 再后来,发现开始有别的公众号发我的文章不署名,有读者点了举报。朋友告诉我:“你要在你的文章里写清楚如何授权才可以。” 嗯。 那就再起草一份如何授权的声明吧。研究了一下其他公众号的声明,问了一些朋友的意见,找了公司的小同事帮忙,就有了今天这张新图片。 还可以吧。 我发现,如果你意识到别人帮不到你的时候,一个人真的能做很多很多事。
我发现,如果你意识到别人帮不到你的时候,一个人真的能做很多很多事。 前几天,我认识了一个刚入行的年轻演员,他的朋友圈里全是他参加各种活动的新闻,有些活动可能算不上活动,有些角色可能算不上角色,有些成绩可能算不上成绩。但在他的新闻里却被写得风生水起、一片光明。 我在读新闻之前的想法是“什么鬼”,读完之后却觉得“哇!真的好红呢”。我给他留言说有些新闻稿用词有些问题,让你的工作人员注意一点儿。 他给我回复:“所有的新闻稿都是我自己写的,没有人帮我,我只能自己写。我之后会更注意的。” 那一刻,我对他肃然起敬。
这让我想起好多年前我出第一本书的时候,也是自己写新闻稿。 其实到现在,也是我自己写。因为有时候别人写的东西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你总是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你总觉得大家在一起工作一起合作,别人就要对你负责,这样想倒是没错,只是如果事情砸了,最后买单的人还是你。与其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不如自己把这些事干了。 当你开始不把自己的命运放在别人身上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人其实能做很多事。 当你没有其他选择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人其实能做很多事。
当你义无反顾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人其实能做很多事。 我身边有个男性朋友,他马上要结婚的时候,岳父岳母嫌他不够有钱,想要退婚,女朋友也没办法,哭着嫁给了别人,而他一气之下去了深圳卖手机。五六年的时间过去了,他成了省份几个大品牌的总代理。他说不知道是不是该庆幸当时被人看不起,但最大的感受却是原来我可以做那么多事情。
还有个同事,穿得干净整洁,也用着时兴的手机,却每天住在地下室。问他是缺钱还是怎样,他说,就是想看自己年轻时究竟能吃多大的苦。有些人是想看看自己能到多强,有些人是被迫才知道自己有多强。
我说:“我觉得自己最大的长处就是在哪里都能睡着,在什么时间都能睡着,只要是能吃的东西,基本都能吃下去。”不挑剔不知道算不算一种能力,但我很感谢这种不挑剔。因为在很多很多时候,因为自己不挑剔才做完很多事。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在干着曾经以为自己干不了的事。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知道其实我们一个人也能做完很多事。
如果当时不写下这篇文章,我都忘记自己为这个公众号付出过那么多……反正呢,现在的我已经放弃对公众号阅读量的分析了。 关注了“刘同的素色咦院”(硬广告,还不赶紧关注起来?)的朋友们应该看出了我的态度,我现在采取了最简单的排版,分享最喜欢的歌,不定时更新,毫无阅读量的压力,公众号对我来说已经再也造不成困扰了。
要说我现在为什么困扰,我想应该是拍戏的过程中,导演换机位流逝的那些时间吧。每次换个机位,大家就要重新布光,演员要重新走位,然后我就一直跟着导演薛凌,冷不丁问:“为什么又要换?刚才那两个景别还不够吗?”“那换机位的时候,能不能不要老试来试去,想好了就确定,试来试去好浪费时间。”“那个……”薛凌真的烦死我了,他在片场最不想看到的人就是我,因为我一直在喊“快点儿,快点儿,快点儿”。他心里一定在想:“这个37岁的中年男子什么都不懂,只会催促,真的很烦躁。”其实……我是在学习啦,万一哪天做导演了呢? 2018.5.25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