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恐怖绘画,只有令人毛骨悚然的解读
今天读完了中野京子女士的《胆小别看画2·哭泣的女人》,趁着记忆还热乎着赶紧来写写自己的感想,作为收获。
第一幅画:《简·格雷的处刑》德拉罗什
《简·格雷的处刑》德拉罗什简·格雷是英国第一任女王,只在王座上坐了9天。这幅画细节很多,剧情一目了然,最C位的就是简·格雷。她身披白裙,面无表情摸索着断头台(应该不是叫这个名字),我们无法从她那双被白布罩住的眼睛中看出她的情绪,只能感觉她动作从容,姿态自如而不僵硬。纯洁的少女,华贵的垫枕,溢满血迹的断头台和稻草,死亡临近,而少女蒙着眼主动把头放在断头台上。悲剧的一幕!
第二幅画:《晚钟》米勒
《晚钟》米勒我天然地不喜欢这幅画,因为它色调如此暗沉,即使左上方有大片的亮色晚霞,也挡不住它沉闷窒息的气氛如影随形。夫妇俩在做晚祷告,可能是祈祷粮食丰收吧,毕竟他们的所得只有小小的、少得可怜的土豆。据说这幅画被遮盖了,实际上他们是在哀悼自己逝去的孩子。无论如何,看到这幅画都让人心头一窒。这也是《晚钟》的魅力了吧。
第三幅画:《卡洛斯二世的肖像》米兰达
《卡洛斯二世的肖像》米兰达打从第一眼望去,观者就知道肖像的主人不健康:面色苍白无血,四肢纤细,身处装饰华贵却逼仄的空间更显得整个人瘦弱无比,似乎风吹一阵就倒,所以才要一手扶住桌子,两腿岔开站立。
第四幅画:《宫娥》委拉斯凯兹
《宫娥》委拉斯凯兹乍一看这幅画是在展现皇室一家人的生活,不过中野京子女士把大部分目光投注在右下方的侏儒小姐上,并且告诉我们在这时期的欧洲,皇室喜欢把一些奇特的残疾人当作宠物,精细地养着,为了取乐自己。当然,这时期的道德观不像现代人,人们还喜欢去疯人院看病患,这在后面也提到。
第五幅画:《相对性》埃舍尔
《相对性》埃舍尔很出名的画,三个平面直角相交,楼梯是连接不同世界的通道。有点魔幻那味儿了。说不定在我们不知道的平面真的有另一个世界?
第六幅画:《雷卡米耶夫人的肖像》热拉尔
《雷卡米耶夫人的肖像》热拉尔雷卡米耶夫人首先找来雅克·路易·大卫为她作画,然而夫人不满意,夫人找来大卫的学生热拉尔重新为她创作了肖像,就是这幅。这幅肖像相比起老师大卫的作品,夫人肌肤细润光滑,曲线玲珑,双唇娇艳,姿态妩媚。随后,雷卡米耶夫人把这幅画送给了她的情人。不过中野京子女士要说的是,雷卡米耶夫人穿的不是胸衣,而是这一时期女士们的盛装,可以出门去剧院看剧,也能在家中庭院赏花。应该是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时间,众多贵族被送上断头台,于是贵族中流行起了朴素的白色衣妆,既是为了寻求安慰和保护,也是一种“洗”亡仿妆。拿破仑的约瑟芬皇后也带头创造过这种仿妆潮流。
《约瑟芬皇后像》普吕东第七幅画:《伯利恒虐sha婴儿》勃鲁盖尔
《伯利恒虐sha婴儿》勃鲁盖尔据说这幅画被遮盖了,天空本没有这么明朗,被士兵们搜查和用矛尖对着的不是家禽动物,而是婴孩。耶稣诞生后,希律王担忧他会取代自己的地位,下令处死伯利恒及周边地区两岁以下男婴。
可能是原图第八幅画:《耶稣受洗》韦罗基奥
《耶稣受洗》韦罗基奥我对这幅画没有太多的感受,无论是耶稣还是约翰都太僵硬,没有旁边的天使灵动。据说这是因为作画的虽然是韦罗基奥的工坊,每个人承担的任务不同,而画了天使的是另一个天才画家。
第九幅画:《莎乐美》比亚兹莱
《莎乐美 最后一幕》比亚兹莱王尔德创作了“为爱疯狂”的莎乐美,爱上了上一幅画中为耶稣洗礼的约翰,在自己的继父和小叔叔希律王(不是同一个人,这位弑兄篡位,娶了自己的嫂子)的淫邪目光中跳舞,然后要求砍下约翰的头颅作为回报。
在这幅画中,莎乐美被抬进雕刻了鲜花的棺材中,山羊人代表“淫乱”,带着眼罩的另一个人代表“恶德”,棺材旁边巨大的化妆粉扑代表“虚荣”(?)。
比亚兹莱创作的另外两幅画像更加出名,莎乐美抚摸约翰的头颅,亲吻他的嘴唇。
这幅画中,刽子手撑起了盘子,盘中正是约翰的脑袋莎乐美正准备亲吻约翰,约翰的血滴落下来开出了堕落的花比亚兹莱的创作理念在最后一幕中完全展现,作为少女的莎乐美不应当有性欲,应该活在男人的幻想中,而不能渴求肉欲的愉悦;否则,就会被希律王下令杀死。
第十幅画:《发现荷罗孚尼的遗体》波提切利
《发现荷罗孚尼的遗体》波提切利这一幅画可以和《朱迪斯从贝图利亚的敌营归来》相呼应。
《朱迪斯从贝图利亚的敌营归来》第一幅画的看点是,即使是残缺的人体,也有美的存在。稍微回想一下《胜利女神像》和《断臂维纳斯》就知道了。
第十一幅画:《伟大的红龙和日光蔽体的女人》威廉·布莱克
《伟大的红龙和日光蔽体的女人》威廉·布莱克此时,女性正要生育,肌肉贲张的红龙用尾巴卷住女人的腹部,等着吞吃她的孩子。不过红龙与其说在恐吓,不如说在展示他强势的性力量,都要溢出画面了。
托马斯·哈里斯的小说《红龙》以此为灵感而作,主人翁是一名自卑懦弱的男性,靠着享受女性的恐惧而克服自己的恐惧。
第十二幅画:《加百列·德斯特勒与其妹》枫丹白露画派无名画家
《加百列·德斯特勒与其妹》枫丹白露无名画家中野京子小姐通过分析,告诉我们左边的可能不是妹妹,而是画家在描绘加百列死后的情景,暗示会有人接替加百列的位置。亨利四世疯狂爱慕加百列,不顾大臣的反对想要立她为后。仅仅靠着国王的垂青是无法坐稳后位的,然而加百列一时疏忽,在立后大典之前吃错食物去世。这也是为什么这幅画中加百列只是手里捏着只有亨利四世才有的蓝宝石戒指却没有戴上。后方的侍女可能是织着给婴儿的衣服,也可能是丧服,旁边停着的恐怕不是衣服箱子,而是棺材。
第十三幅画:《帕里斯的裁判》鲁本斯
《帕里斯的裁判》鲁本斯金苹果的故事,只要稍微听过希腊神话的人都不会陌生。这幅画亮点是隐藏在树梢和霞光中的复仇女神的现身,左手持鞭,右手举着代表死亡的火炬。
第十四幅画:《奥德修斯和塞壬女妖》德拉波
《奥德修斯和塞壬女妖》德拉波想出了“特洛伊木马”的点子打了胜仗的奥德修斯,在归途中频频遇到妖怪阻挠。塞壬只是其中一例。
另一位画家沃特豪斯也创作过塞壬的画作。
《奥德修斯和塞壬女妖》沃特豪斯不论是人鱼还是鸟女,她们总是以精致的女人面孔示人。除此之外还有狮身人面的斯芬克斯……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在害怕呢。
第十五幅画:《圣乔治屠龙》卡拉帕乔
《圣乔治屠龙》卡拉帕乔这幅画的可怕之处,在于同舞台式的背景以及戏剧化的动作相比,地面上散落的东西更为接近现实。 引自 15 卡尔帕乔 《圣乔治屠龙》 第十六幅画:《蒂尓普医生的解剖课》伦勃朗
《蒂尓普医生的解剖课》伦勃朗为了解剖,当人体不够用时,又该如何呢?
……于是英国议会制定了《解剖法》,规定在救济院等处死亡无钱下葬的贫民尸体可以送去解剖。这真是一部可怕的法律。 人的肉体究竟属于谁? 贫穷这种状态难道是需要加以惩罚的犯罪吗? 天真的现代人可能认为,这样的解剖和惩罚是两回事。然而当一种行为曾事实上作为惩罚手段施加给死囚时,难道可以简单地认为只是时代不同的原因吗?在狄更斯的小说中有一个老妇人,她一直在贫苦中挣扎,却怎么也不肯动用缝在衣服里的丧葬费。对她而言,解剖台远比死亡更为冰冷。 …… 将人的尸体物化,然后再进一步。器官买卖就是富人(强者)对穷人(弱者)的榨取,这一事实谁能否定?《蒂尓普医生的解剖课》中,内科医生、外科医生以及罪犯所展示出来的严格的等级制度一直延续至今。 另一方面,我们也享受着医学进步带来的莫大好处。这时候,如果还私下抱怨说什么可怕,也许是一种伪善…… 引自 16 伦勃朗 《蒂尔普医生的解剖课》 第十七幅画:《在疯人院》霍加斯
《在疯人院》霍加斯那时候,‘人’的范围相当狭窄,相反,‘疯子’的范围却十分广泛。 引自 17 霍加斯 《在疯人院》 第十八幅画:《阿诺芬尼夫妇像》艾克
《阿诺芬尼夫妇像》艾克充满了违和感的婚礼场景。
第十九幅画:《少女夏洛特》汉特
《少女夏洛特》汉特少女夏洛特被诅咒,只能通过镜子观察现实世界。然而——
少女夏洛特依然向外瞭望的瞬间是咒语应验的瞬间,也是思想得到解放的瞬间。因既有禁锢被破除,油灯熄灭,以前紧贴身旁的两只金鸽子振翅高飞,少女也像鸟儿一样跳出了织布机的框架周围,扯开纠缠自己的丝线,前去追随自己暗恋的男子。 引自 19 汉特 《少女夏洛特》 当然,男女平权主义者认为,‘在家长制度下,被束缚于家庭中的女性不应该只因外出就受到死亡惩罚’,然而这幅画所表达出来的与其说是道德、咒语、社会束缚之类的东西,不如说爱情给人的力量之大是爆炸性的。不管是谁,只要有‘就是他了’的那种陷入暗恋的经历,就会知道少女夏洛特所感受到的蠕动与体内的电流。恋爱前和恋爱后的世界截然不同。这种不同很可怕,甚至以前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毫无关联可言,而这种变化是在瞬间就发生的。 德语中有‘毛发竖如山’的说法,类似于‘毛骨悚然’的意思。而在这幅画中,夏洛特少女的头发确实如排山倒海般地翻卷着。并不是因为咒语应验而毛发皆竖,而是在执着与恐惧中感受到了自己体内居然激荡着压倒死亡的爱情,因而毛发倒竖。 令人恐惧之至的是变化。 …… 既然如此,男性总想把女性关在家里的心情也并非不可理解了。恋人、妻子、母亲、女儿,被当成自己私人物品的对象可能没有任何预兆,头发蓬乱,突然变成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自己精心构建的家庭遭到破坏,精心织就的花毯七零八落,精心打制的镜子破裂粉碎。她们义无反顾,没有丝毫留恋,鬼神附体一般窜到另外的男人、另外的世界里去了。并且,究竟是什么驱使她们那样做全然不明。‘真是可怕’大概是男性们的潜意识反应。 感到这幅画恐怖的,大概主要是男性吧?对头发扭动这种象征变化的恐惧,对男人们看来神灵附体的言行的恐惧,对已经束手无策的女性的恐惧…… 引自 19 汉特 《少女夏洛特》 第二十幅画:《死岛》勃克林
《死岛》勃克林勃克林还有另外几幅。
第二十一幅画:《以马忤斯的晚餐》米格伦
《以马忤斯的晚餐》米格伦这幅画是米格伦模仿维米尔风格的赝品,然而因为此前有博士的肯定,大家都认为这是真品。
站在这幅画前,感到有一种可怕的疑问。 我们真的是在欣赏绘画本身吗?还是仅仅喜欢著名画家的名字呢? 引自 21 米格伦 《以马忤斯的晚餐》 第二十二幅画:《哭泣的女人》毕加索
《哭泣的女人》毕加索就像蜘蛛吸食扑扇着翅膀的蝴蝶,毕加索吸食着多拉,榨取她的感情和价值,最终就像蜘蛛抛弃干瘪的残骸一样抛弃她。不过,这幅画我总算看懂了,这是一个尽情哭泣的女人。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