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的工作路线、思想路线
★注重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显著特征,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
★文字水平、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应该是一致的,不应分割开来。
★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研究理论、“本本”当然重要,但是许多问题的解决首先还是实践问题。这就如同老中医看病,尽管有许多成方验方,但对每个病人也要先望、闻、问、切,先开一个方子吃上,然后根据疗效再开一个方子试试,这样不断地试验、调整,最后形成一个确定的方子。……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方针政策上找原因,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发现规律上找原因。而发现规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前许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还有待深入研究,许多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并有弄清楚。所以,还是要强调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开拓进取。
★历史经验是重要的,外国经验是重要的,书本知识是重要的,但所有这些间接经验只有与当前的实际相结合,通过直接经验才有现实意义。客观世界不断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间接经验不可能完全适用,也不可能完全够用。我们必须到实践中去,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开创新局面。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很多、很棘手,有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固然有其自身的复杂性,但有的则是脱离实际、脱离实践、脱离群众造成的。我们必须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到实践中去,到群众中去:满腔热忱,眼睛向下,先当学生,后当先生;集中分散意见,形成正确思想,再到群众中去贯彻,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解剖麻雀,总结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局。靠实践、靠群众,这是做好一切工作最基本的方法,也是发现人才、造就人才最根本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并不是它穷尽了真理,真理永远不会被穷尽,而是它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了认识真理的道路。
★(政策与实践)当文件和实践不一致时,修改的应该是文件,而不应该是实践。有些政策在制定的时候是符合实际的,但由于实践的发展过时了,就要及时修订。有的政策从一开始就不完善,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有的政策在制定时由于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其中有的规定不符合实际,理应重新研究。
★(理论与实践)在书本与实践、文件与实践、已有的经验与实践、权威人物的意见与实践、多数人公认的东西与实践发生矛盾的时候,也可以一并说成在理论与实践、经验与实践不一致的时候,敢于做到重视实践、重视实际、重视现实、重视群众,一句话,敢于依据实践检验理论、完善理论和发展理论。……一个单位、一个典型的实践经验,在它从千百万人民群众不断发展着的实践长过程相联系,并代表其前进方向的时候,就会有重要意义和生命力;反之,就没有生命力,甚至是错误的东西。
★(理论与实践)我们的一些同志,或由于思维习惯,或由于理论水平,或由于心有余悸,或由于利益驱动,在理论与实践的问题上,仍然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实践高于理论,因为实践不但有普遍性的意义,而且有直接现实性的意义。……理论的重要性就在于而且仅仅在于它能够指导实践。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对于这些问题,既不能回避,也不能简单从事。唯一的就是在实践中找出路,靠实践把问题找准,靠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靠实践深化认识。靠实践与靠群众是一致的,从一定意义上讲,靠实践也就是靠群众,因为实践是社会实践,而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离开群众就无所谓社会实践;而没有实践,依靠群众也就成为空谈。靠实践并不是否定理论的作用,因为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才有意义。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从本本出发,不能从经验出发,不能从想象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我们有些同志对上级文件往往习惯照抄照转,爱搞一刀切、一阵风和一哄而起,有时明明不符合他那里的实际情况,也机械执行,照搬照抄。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