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恒星不恒
·
【1】第谷超新星|公元1572年11月11日,中国明朝的万历皇帝刚登基不满四个月。突然,夜空中出现了一颗以前从未见过的星星,而且很大、很亮,史书这么记载:“有客星出于阁道旁,其大如盏,光芒烛地。”
【2】第谷超新星|可是在欧洲,这颗突然在夜晚冒出来的新星被开普勒的老师第谷看到,他立即被这颗星星吸引住了。在此后的一年多里,这颗“新星”的亮度逐步减弱,直到1574年的3月末,才彻底从人们的肉眼中消失。第谷在这一年多里对这颗星星做了详尽的观测记录,还专门写了一篇论文,题目叫《论新星》,发表在欧洲的天文学界期刊上。于是,这颗星星被后世的天文学家称为“第谷超新星”。同样一个天象,在中国和欧洲引起的反应截然不同。
【3】哈雷(Halley,1656年~1742年)。哈雷的一生做了许多值得纪念的事情,例如他发明了第一台潜水钟;通过对死亡率的数学统计研究,第一个提出了人寿保险的数学模型;出钱替牛顿出版了《原理》一书,这是哈雷最引以为傲的事情。然而他唯独没有做那件后人都以为是他做的事:发现哈雷彗星。实际的情况是,牛顿有一次给了哈雷24颗彗星的资料,让哈雷分析一下规律。结果哈雷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一算,发现这24颗彗星中有三颗是同一颗彗星的三次记录,这颗彗星每76年回归一次,下一次回归是1758年,哈雷得活到96岁才能等到,可惜他只活到了86岁。哈雷在他的《彗星天文学概论》中写道:如果孩子们在1758年又看到这颗彗星,别忘了是我计算出来并预言的。于是,在哈雷死后的第16年,这颗早就被发现、观测、记录过的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4】1717年,61岁的哈雷发表了一篇论文,他指出:经过对托勒密时期的星表与现代最新的星表的细细比较发现,1700多年来,天狼星、大角星、南河三这三颗恒星的位置肯定发生了变化,并且绝不是由于观测误差引起的。这三颗恒星都是全天中最亮的几颗星星之一,也是离地球相对最近的几颗恒星之一。这篇论文一出,犹如一颗炸雷,在天文学界激起极大反响。
几千年来,恒星恒定不动是如此根深蒂固的认知,它代表的是宇宙的完美、上帝的伟大,大批的天文学家都开始研究对比不同时期的星表,结果,事实毫不留情地粉碎了上帝创造的永恒:恒星确实在动,这被天文学家称为“自行”。
(关键词:第谷超新星、哈雷、恒星自行)
苏格兰的狮子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七、伽利略的证明
【1】1610年1月7日晚,伽利略在他的天文日志中写到:木星附近有三颗肉眼看不到的小星星,两颗...
-
◇八、牛顿
· 【1】地轴的摆动导致岁差(岁差是什么?)
-
◇九、恒星不恒
-
◇十、天文学第一问题
【1】测定日地距离的方法,最容易想到的莫过于三角测量法,也就是测量太阳的视差。比如,在南...
-
◇十一、失踪的行星(☆)
【1】伦敦西边不远处的小镇巴恩的居民威廉·赫歇尔(Herschel,1738年~1822年)倾尽家产建造...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