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积累与后备军
一、简单再生产
马克思深受魁奈影响,把简单再生产的分析表式作为对《经济表》的更完善的说法。
简单再生产的基本条件:c2=v1+s1.
简单再生产表式的重要功能:为分析产量和收入的相互联系提供了统一框架,为分析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差异打下基础,揭示资本主义的供求结构。
二、积累的源泉
积累和消费都是积极的目的,不像节育和消费的对立关系,「节育论」掩盖了积累财富的动机,「等待说」则直接将其否定,是剩余价值的护符。
三、积累与劳动力的价值——问题的提出
扩大再生产。
❗️重要观点:劳动力不是普通商品,“劳动力产业”不存在,没有调节供需平衡的机制,扩大再生产会引起工资上涨,,引起工资和劳动力价值不均等,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的做法:借助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四、马克思的解答——劳动后备军
马克思对人口论嗤之以鼻,以劳动后备军和相对过剩人口解答,主要是被机器替换的人成为劳动后备军(批评「补偿论」),将替换率超过补足率(李嘉图已有论证)融入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积累迅速突破抬升工资、挤压利润,危机和萧条作为特殊的资本主义机制补充后备军(link:Goodwin)。
斯威齐画的产业过程机制图古典经济学将调节工资水平、维持利润归结为机制外的因素(人口增长),马克思将其纳入机制内。
五、资本主义进程的性质
人口论的逻辑:积累间接刺激人口增长——求助于劣等土地——生活必需品成本递增——抬高劳动力价值——工资比重提高,利润比重下降——利润低到不足以补偿资本时,资本积累就陷入停滞(人口规律和报酬递减规律阻碍经济进步)
古典学派的这种「经济进化论」随着19世纪30年代出生率的下降不攻自破。
古典派的理论将生产方法的变革取决于重大的、偶然性的因素,马克思将生产方法的变革归为资本主义生产继续存在的必要条件。
ZYXZ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三章 价值量问题
一、第一步 对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的讨论:劳动复杂性的差别,大抵是才能差别和训练差别相结合的...
-
第四章 剩余价值与资本主义
二、剩余价值的来源 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不是一部分人被另一部分人剥削的事实,而是这种剥削所...
-
第五章 积累与后备军
-
第六章 利润率的下降趋势
一、马克思关于这个规律的系统表述 这一公式可以用来解释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势,资本有机构成...
-
第七章 价值转化为价格
这章主要介绍转形问题,记录一下整章的逻辑好了,细节和过程就不摘录了,需要再找书看就好了...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