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人是通过与坏论证的比较,才慢慢地知道好论证是什么样的,正如咱们尝过很难喝的酒,听过很糟糕的课,才知道好酒或好老师是什么样的 >> 一个好论证,之所以为好的,全在于它避免了坏论证的那些毛病,正是因为这个,本书的副标题叫做“反击谬论的逻辑学训练” >> 我把谬误按照它们所违反的标准来分类。这五大规范,针对的分别是(1)良好论证的结构性要求;(2)论证之前提的相关性;(3)论证之前提的可接受性;(4)相关且可接受的前提对结论支持的充分性;(5)论证对其最有力的批评的反驳,是否有效。 >> 为什么要讲理?为什么希望别人也讲理?有这么几个实际的理由。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好的论证使我们更好地做出自己的决定。亚理士多德早就指出,人是“理性动物”,意思是说,理性构成我们与其它生物之最大区别,理性使我们有特出的能力,来合理地决定信什么和做什么 >> 按亚理士多德的观点,我们人类有义务培养、发展自己这一通向“良好生活”的知性能力,不仅如此,还也有理由相信,那些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理有据的人,无论是实现目标还是完成计划,成功的机会更大。 >> 第二,遇到艰难的道德选择,好的论证起的作用尤为重要,它不仅帮助我们决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还使我们避开有不良后果的行为。而有缺陷的思辨,把我们领向不那么好的信念,模糊了道德判断力,而往往导致给别人带来很大伤害的行为。 >> 第三,好的论证,使我们更愿意只遵从那些我们有充分理由信其为真的、牢固的观念 >> 第四,运用好的论证,还能提升我们在社交、工作及个人事务中思考和行动的水准 >> 最后一点,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争执,平息冲突,把注意力放到道理之上来,是个有效的办法。注意到对方的论证中的哪怕一丝道理,我们才能替自己找到更好的立场 >> 本书的首要目标,是通过对我们日常思考方式中一些最常见的错误的讨论,协助学生成为头脑清楚的人。 >> 明察不好的、讹谬百出的论证,能帮助我们组织好的、完美无缺的论证。 >> 本书的第二个目标,是给出些具体的策略,来反驳他人的错误论证。 >> 我们碰到蛮不讲理的人,会觉得沮丧、束手无策,书中的策略有助于减轻不良论证造成的这种不快。 >> 受挫的不快,说起来很简单,是来自明知对方是错误的,却又说不出来错在哪里
aHIFSociopath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 引言
-
◆ 第一章 智识行为规范
>> ·通过参与遵循智识行为之十二条基本准则的论证,来解决争议。 >> ·要想对争议问题持有牢...
-
◆ 第二章 什么是论证
>> 本书所提及的“讲歪理”均发生于论证的过程中。这里的 “argument”一词并非是争吵或拌嘴...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