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女性主义论争
对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原因可以作出下列理论解释:第一种是认知理论:从小灌输的信息和参照体系形成了性别的刻板印象。第二种是社会角色理论:社会环境强化了性别信念。人们一般期望社会劳动者要积极活跃,而持家者应当富于交际性。这一期望要求符合规范的行为,因此公司雇员工作努力,持家者则富于团队精神。行为者本人和周围的人都促进符合规范的行为。男性不成比例地成为雇员,女性不成比例地成为家庭主妇。因此男性看上去更有力量,女性看上去更善于交际。第三种是社会认同理论,它强调动机因素。刻板印象可以是一个群体的认知过程,而不仅发生在个人的头脑中。每个人都要在积极的群体中获得正面的身份认同。第四种是权力的观点,强调社会结构因素,认为个人与群体是有意保持性别刻板印象的,以便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地位,压低其他群体的地位。我们还应当认识到,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区分是维持社会控制的工具(性别秩序)性别刻板印象的直接后果是:限制知识的探索误以为某种性别就是某种样子的;限制有独立目标的行为,要求按照规范行事。 引自 第四章 女性主义论争
55人阅读
煎饼果子的夏天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三章 女性主义流派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主要研究框架是理性与感情的问题;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关注点是关于公众领...
-
第四章 女性主义论争
-
第四章 女性主义论争
与男性谈恋爱的女性比卖淫更容易被强迫,被强奸,还没有报酬。 妓女要了报酬,所以不是强奸。...
-
第五章 女性主义之后
从长期目标看,应当从争取两性的和谐发展,到性别界限的模糊化,最终使性别作为一个社会分层...
> 查看全部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