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百年党史·开天辟地(1921—1949)》读书笔记
漫画百年党史·开天辟地(1921—1949)
--------------------
◆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与义和团
>>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统治,有一群农民,一路从广西杀到南京,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
◆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 比如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都是洋务派。
>> 在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居然被曾经的小弟——日本一顿暴打,被视为洋务运动精华所在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宣告失败。
--------------------
◆ 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 终于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取得了成功,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短短几个月时间,清王朝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赶下了台。中华民国成立,这就是辛亥革命。
>> 因为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够彻底,只要买卖还能做,经济利益得到一定的保护,他们就能接受,所以容易妥协。
--------------------
◆ 五四运动
>> 1919年5月4日,一场反帝爱国运动揭开了历史新的序幕,这就是五四运动。
◆ 背景一:国际背景之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一次世界大战,又称因分赃不均引发的帝国主义大乱斗。
◆ 背景二:国内背景之鬼子来了
◆ 背景三:国内背景之新文化运动
>> 国外列强鸡飞狗跳,国内革命老打水漂,日本鬼子步步紧逼,新文化运动一点就着。
>> 为了列强利益的平衡,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竟然被转让给了日本
>> 此时世界已经进入工业时代,工人阶级天天跟先进的生产工具打交道,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
--------------------
◆ 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
>> 1917年11月7日,俄国一声炮响,十月革命爆发,人类历史上,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它就是苏维埃俄国。
◆ 建党的准备工作
>> 陈独秀被北洋政府追捕,李大钊亲自护送他离开北京,陈独秀搭船南下去了上海。这就是党史中一段有名的佳话: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 党的建立
>>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一个旧式石库门建筑里,来自各地的13个人,还有两个共产国际的代表,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大家在嘉兴的南湖上,租了条游船,假装游客,继续商议。有了上海的经历,这次大家格外警惕,为防止不速之客闯入,还准备了一个秘密武器:麻将。
>> 第一步:打倒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实现民族独立。这是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
>> 第二步:铲除私有制,渐次达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党的最高纲领,即终极理想。
--------------------
◆ 大革命
>> 国民党这边召开了国民党一大,确立了三个新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 终于在1924年,国共两党牵手成功,开始了第一次合作。
>> 国共合作,是要打倒列强除军阀,我们一般把这场运动叫作大革命。
◆ 第三阶段:失败
>> 1927年4月12日,上海的国民革命军,突然袭击了工人纠察队,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他们强行收走纠察队的武器,引发工人抗议游行。就在游行队伍行进时,军队向人群疯狂扫射。
>> 这就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随后,在国民革命军控制的南方各地,一场场针对共产党员的捕杀行动也相继开始。
>> 共产党为啥选汪精卫呢?因为,他是左派,跟共产党走得很近,陈独秀觉得能跟他继续合作,幻想依靠汪精卫来挽救革命。想不到,汪精卫表面上是左派,心里早就向右拐了,他和蒋介石虽然有很多矛盾,但在对待共产党的问题上没有矛盾。凭借着奥斯卡级的表演,汪精卫获得了陈独秀的信任。
>>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开了个会,正式宣布与共产党决裂,随后就对共产党员展开了抓捕和屠杀。
>> 这就是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这两场政变,让国共合作彻底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在成功的前夜宣告失败。
>> 还在幼年的中国共产党,没有看清形势,对国民党右派心存幻想,为了合作,一味妥协和退让,让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
>> 这种错误,叫作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它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引向生死存亡的危险境地。
--------------------
◆ 土地革命
>> 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受共产党掌握和影响的两万多名北伐军,在南昌城里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当晚就跟国民党右派军队干上了。
>> 这就是南昌起义。
>> 这次起义,让共产党真正拥有了一支完全属于自己的军队。
◆ 秋收起义
>> 在毛泽东之前,其他队伍里也设了党代表,但都在团一级,毛泽东觉得不够,还不够下沉,于是设在了连一级。这个改造,把党支部建在了连上,意味着军队不再只是打仗的机器,还要接受党的教育,从此拥有了灵魂。这大大地提升了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 它从政治和组织上保证了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
--------------------
◆ 广州起义
>> 朱德、毛泽东会师之后,两支部队合二为一,被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不久,彭德怀率领的平江起义部队,也来到了井冈山,编为红五军。
>> 在井冈山,红军实行武装割据,一边巩固和发展武装力量,一边搞土地革命,带着农民打土豪、分田地。
>> 这段时期,分散在全国各处的红军都在建立根据地,尤其是在江西、湖南、湖北等地交界处,而赣南、闽西苏区后来成为中央苏区。
>> 国民党诚信不咋的,但对共产党十分专情,真正做到了不抛弃、不放弃。1930年至1934年,国民党对全国各地的苏区,接连发动“围剿”。现在,它又要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大“围剿”了。
--------------------
◆ 长征岁月
>> 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和中共中央离开中央苏区,开始了伟大的长征。
>> 在介绍长征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中央红军是长征的主角,但不是唯一一支部队。总共有四支红军队伍参加了长征
>> 红四方面军,本来在川陕苏区。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要在半路上接应中央红军,于是他们开始向西转移,然后就跟中央红军在懋功碰面了。红军两大主力,就在这里会师。
>>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终于到达陕甘苏区,成功地跟那里的红军会师了。
>> 就这样,中央红军历时一整年,行程二万五千里,终于完成了长征。与此同时,张国焘擅自带领左路军南下,果然碰了一鼻子灰,与敌人进行各种遭遇战。
◆ 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大家坐在一起开了两个会,讨论如何管理战后的世界。
先是巴黎和会,签了个《凡尔赛和约》,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
然后是华盛顿会议,给西方列强划定了各自的势力范围。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表面上打着世界和平的旗号,其实就是在以胜利者的姿态分赃。
>> 作为列强之一的日本,捞到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又趁着军阀正在混战,在中国干了很多坏事。不过这时候的日本,野心和实力还没那么大。直到有一天,自家后院摊上了一件大事:经济大萧条。
>> 经济危机由美国而起,席卷全球,日本这样的小国,根本扛不住。经济危机这么厉害,大家都在想办法,以渡过这场危机。有些国家的办法,是通过一些经济政策来恢复,典型代表是美国。有些国家却偏偏要走极端,他们的领导人在国内大搞独裁统治,还煽动民众参军,走对外扩张的侵略道路。这就是法西斯主义,典型代表是德国、日本、意大利。
>> 1931年9月18日,日本人炸毁了沈阳柳条湖附近的一段南满铁路,然后贼喊捉贼说是中国军队故意挑衅,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
◆ 建立统一战线
>> 建立统一战线1935年,中共中央刚刚完成长征,气还没喘匀,就立刻在陕北瓦窑堡开了个会。
>> 在这个会议上,共产党正式确立了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对抗日本帝国主义。也就是说,无论你是哪个阶级、哪个党派,只要你抗日,就都是自己人。这就是瓦窑堡会议。瓦窑堡会议之后,共产党一边走大众路线,在全国推进抗日救亡运动。一边进行重点突破,派人去联系驻扎在西北的国民党将领,说服他们放下两党恩怨,共同抗日。他们就是杨虎城和张学良。
>> 蒋介石不但不听,反而更加执意要消灭共产党,亲自跑到西安,督促他俩“剿共”。两位将领忍无可忍,只好发动兵谏,把蒋介石软禁了起来。
>>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南京政府当时就炸锅了,这还了得?这是叛乱!其中一拨人甚至考虑要进攻西安平叛。中共中央则派周恩来前往西安调停。
--------------------
◆ 全民族抗日战争
>> 从1931年到1935年,狼子野心的日本人,在中国挑起了一系列事端,侵占东北,进而控制了华北。然而这并不是他们侵华的终点,当这些都做完之后,他们开始酝酿更大的阴谋。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在北平卢沟桥附近,宣称有士兵失踪,要求进宛平县城找人。
>> 这就是七七事变。之前,日本只是在局部搞事。这一次,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了,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也开始了。
>> 八路军原来是国民党军队的一个闲置番号,正好拿出来给共产党用了。
>> 第四军这个番号是新加的,所以叫新编第四军。
>>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就不叫红军了,而叫:八路军和新四军。
>> 现在国共是合作了,但仗该怎么打,能不能打过日本,很多人心里都没底。当时的国内,主要有两种观点:
>>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根本干不过日本,迟早要完,这是亡国论。
>> 另一种观点认为,只要依靠英美等外部力量的介入,就能很快战胜日本,这是速胜论。
>> 中共领导人毛泽东认为,中国既不会速胜,也不会亡国,抗日是场持久战,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这就是著名的《论持久战》。
>> 毛泽东不仅分析到位,还高瞻远瞩,把抗日战争分成了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战略防御(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
>> 当时两党军队的分工大概是这样: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和日军硬刚,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牵制和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这叫战略配合。
◆ 第二阶段:战略相持(1938年10月至1943年7月)
>> 第二阶段:日军虽然已经推进了大半个中国,但也吃了不少苦头,而且战线拉得太长,家底都快被掏空了,便放慢了脚步。抗日战争从此进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 对共产党来说,这是一段艰难的岁月,因为他们遇到了很多难题:
>> 难题1:国民党又反共了。跟中国人打了一阵,日本人发现,想快速吃掉中国根本不可能,于是他们换了一个套路:通过政治诱降,拉拢国民党政府。没想到这招还真管用,国民党的副总裁汪精卫,立马抱上了日本人的大腿,建立伪政府,重点打击共产党。
>> 汪精卫叛变了,蒋介石也没干好事。他担心共产党的力量发展壮大,便开始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 1941年,在南方抗日的新四军,经过皖南地区时,遭到了国民党军队的突然袭击,损失惨重。
>>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一共有三次反共高潮,皖南事变是第二次也是最严重的一次。
>> 难题2:日本人搞“扫荡”了。现在,日本人压力小了很多,他们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共产党这边,对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发起了进攻。这就是让所有中国人恨得牙痒痒的“大扫荡”。日本人每到一处,都要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制造大片的无人区,目的就是毁掉共产党的生存基础。
>> 难题3:自己人思想出问题了。当时的共产党,已经纠正了之前政治上的“左”倾和右倾错误,但还是有个别同志在思想上犯糊涂。有人觉得一切只要按马克思书本上说的做就行,不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有人觉得经验比啥都重要,靠以前积累的经验就能干好革命。毛泽东把这两种错误思想,总结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面对上面三个难题,共产党要怎么做,才能活下去并且发展壮大呢?
>> 解决方案1:自己搞生产。别人不给物资,我们就自己造。共产党在自己的地盘里,开荒种地,生产物资,自给自足。这就是大生产运动。大生产运动将抗日根据地里的军民都动员起来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都参加过劳动,周恩来还被评为“纺线能手”。我们经常听到的南泥湾,就是大生产运动时开垦出的“陕北的好江南”。
>> 解决方案2:反“扫荡”。面对开进根据地“扫荡”的日军,共产党与老百姓一起,创造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这些耳熟能详的打法,让敌人“竖着进来,横着出去”。
>> 这其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在敌人的一次“扫荡”中,五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老百姓转移,把敌人引到了悬崖边,在打光所有子弹后,英勇跳崖,他们就是“狼牙山五壮士”。光被动防御还不够,该主动还要主动,八路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进攻,专门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和“扫荡”计划。这场战役有100多个团参战,所以就叫百团大战。
>> 百团大战不仅给日本侵略者带去了沉痛一击,也甩给国民党一个大大的问号:这是因为,两党虽然都在抗日,但策略完全不一样。国民党害怕群众的力量,只相信自己的军队,这叫片面抗战。共产党则是团结一切力量来抗日,这叫全面抗战。所以共产党能得到群众的拥护,队伍也就越来越壮大。
◆ 第三阶段:战略反攻(1943年7月至1945年9月)
>> 苏联在德国投降后,又按照之前的协定,出兵中国东北,消灭了那里的日军。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通过广播宣布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后来,9月3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人民历经14年的艰苦抗战,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实现了民族解放。
--------------------
◆ 解放战争
>> 最终在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规模进攻解放区,单方面撕毁了协议。全面内战爆发了!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开始了!
◆ 阶段一:战略防御
>> 蘑菇战术:先拉长敌人的战线,再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这就好比切面团,直接硬怼一大坨,没啥效果。但等面团拉成了面条,切起来就轻松多了。
>> 撤到延安北面的山区后,毛泽东觉得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自己和周恩来、任弼时继续留在陕北,转战陕北、指挥全局。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人,转移到河北一个小县城——西柏坡,成立中央工作委员会,好比上个双保险。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