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社会关系的新变化487
P513在西汉政权建立以后,为维护封建中央集权,曾采取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手段对本阶级内部构成进行调整。调整的结果可概括为:身份性地主势力削弱;非身份性地主迅速发展。 身份性地主的削弱 如前所述,秦代身份性地主包括军功地主和宗法性地主两部分,经过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狂飙,比较彻底地扫荡了秦代地主阶级,不少地主阶级分子在这场风暴中丧失了原有的财产、权势。……但西汉王朝建立以后,新的统治者又扶植起一批新的军功地主,其中最大的军功地主,当然是那些异姓和同姓王及功臣侯,不过,这些诸侯王和功臣侯的封地同秦代立军功者得到赏赐的田宅不同:它们并不完全等于封建地主的私有土地,封地内的土地是不能任意买卖的。因此,土地的实际所有权还在皇室。这样,在汉初70年中,随着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诸侯王一个个被消灭或削弱,这些军功地主也削弱下去…… 宗法性地主不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主要打击对象,有些宗法性地主还率全族参加反秦的农民大起义。所以,汉初宗法性地主——包括关东地区,原六国旧贵族中的很大一部分地主在内,受到西汉王朝的保护。可是,在汉武帝打击豪强时,相当大的一部分宗法性地主遭到镇压,尤其是其中的大地主势力被明显地削弱。所以,汉武帝以后的宗法性地主和军功地主一样也已式微了。 非身份性地主的发展 在身份性地主削弱的同时,非身份性地主的势力却有显著的发展。非身份性地主,即不是依靠军功和贵族世袭的地位取得土地所有权的地主。 西汉王朝建立以后,大规模的战争已经结束,秦以来的奖励战功的政策已为“无为而治”的统治所代替。这时,要取得土地,除开国之初的军功地主得到封地以外,只有通过买卖的手段来实现。于是,土地所有权的商品化顿时活跃起来。就连大贵族,官僚要兼并土地也必须通过买卖的手段才能达到。……这里,萧何的目的在于“自污”,以便让皇帝刘邦放心。但是,他采取的方式已与二三十年前王翦向始皇要求赏赐田宅不同,而是用买的手段。尽管是“贱强买”但也还是“买”,与接受赏赐或“授田”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这一记载反映了土地所有权的商品化程度比以前大大地提高了。 《汉书·食货志》记载:商鞅以后,土地“民得买卖”到西汉时期才成为现实,也成为土地所有权转移的最主要、最普遍形式。 引自 第一节社会关系的新变化512
65人阅读
羊牛下山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二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盐铁会议”468
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执政的霍光以昭帝名义发布诏书,命御史大夫桑弘羊、丞相田千秋,召...
-
二汉王朝同西域诸国关系的新发展487
P489西域都护的设立 西汉政府的政令在西域推行的主要障碍是匈奴,自匈奴失去对楼兰控制,特别...
-
第一节社会关系的新变化487
-
第一节社会关系的新变化512
P515非身份性地主的来源 非身份性地主因本人或出身并非贵族,所以,也称为庶民地主。其中除少...
-
二农民阶级的浮沉519
P519汉初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从西汉王朝建立,到汉武帝统治时期,农民阶级曾经历过一场大的变动...
> 查看全部9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