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协调
宏观经济学家的六大共识 当然,经过这么多年的争论,宏观经济学家还是达成了一些共识: 第一,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主要靠供应方面的因素。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还是要看它的生产力。 第二,短期的经济波动,往往来自需求方面。例如人在消费时表现出的非理性,货币流通量变化对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引导作用,政府短期的经济政策所造成的影响,等等。 第三,从长期看,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替代关系,也就是说不可能通过制造通货膨胀来降低失业率。 第四,从长期看,货币增长率决定了通货膨胀率,滥印钞票迟早会造成通货膨胀。 第五,政府试图微调经济周期是做不到的。我们前面说过,要调节经济周期,就必须面对一系列的时间滞后。从发现问题到提出方案,到具体实施,到这些具体措施能够奏效,存在着一连串的时间滞后,微调是不可能的。 第六,大家普遍接受了“人是有对策的”这一观点。这其实是物理世界的研究方法,与人类社会的研究方法之间存在根本区别。这样大家就从过去的控制论角度(觉得这个社会是可以通过政府来控制的),转化为博弈论的角度(觉得政府只不过是众多玩家中的一个)。学者要解决的问题不再是怎么控制这个社会,而是怎么让社会达到更好的协调。 引自 第112讲 聪明人为什么会彼此不同意 / 484
39人阅读
婧儿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六章 耐心
正是因为利息是对人们延迟消费、接受不确定性的一种补偿,只要把时间这个因素考虑在内,收取...
-
第七章 供应 + 第八章 信息不对称 + 第九章 合作
-
第十章 协调
> 查看全部8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