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格差异中的类型问题
原始人的主要心理机能通常是感觉,而直觉则是其不太显著的补偿性机能。在比较高的文明层次上,一个人会拥有多少分化的思维,另一个人则会拥有分化的情感,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个体将直觉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并把它作为在根本上具有决定性的机能。 引自第117页 内倾型适应性的、分化的精神有的是广度而非深度:因此,它不是烦扰的、刺激的,而是理性的、安静的。但是,正像内倾型遭人讨厌是因为他狂热的激情一样,外倾型令人厌烦则是因为他以一种不得体的、不留情面地评价他人的形式,毫无条理而且粗鲁地运用他的在一定程度上无意识的思维和情感。如果我们要汇集这样一些评价,并且试着把它们综合起来构建成一种心理,那我们得到的就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概念,这个概念在野蛮、粗俗和愚蠢上完全可以和内倾型那要命的感情状态相匹敌。因此,我不赞同乔丹关于最坏的性格会在充满激情的内倾状态中找到的观点。在外倾型中间存在着同样基本的缺陷。反而是内倾型的激情澎湃只会在粗俗的行为中展现出来,外倾型无意识思考和情感的粗野行为则会给受害者的灵魂造成无耻的伤害。我当然知道孰优孰劣。前者有缺陷的行为清晰可见的,而后者精神的野蛮行为被隐藏在一种可以接受的行为后面。我要强调的是这种类型的社会思考,他对一般福利的积极关注,以及他为其他人提供快乐的明确倾向。内倾型通常只有在幻想中才具有这些品质。 引自第123页 分化的感情还具有这样的优势:充满魅力和外形优美。他们散发出一种审美的、有益的气氛。从事艺术(主要是音乐)的外倾型多得令人吃惊,这与其说是因为他们在那个方面特别有天赋,还不如说是因为他们出于服务社会生活的愿望。 引自第123页 一个人会在另一个人身上看到很多不属于他的有意识心理、但却是其无意识反应的东西,而且他还很容易把被观察到的本质当作属于有意识自我的东西。生命可以这样,但是心理学家却不能这样,对心理学家来说,最应该关注的是有关心理结构的知识,以及对人的更多理解的可能性。 引自第126页
44人阅读
Ms. Zheng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二章 席勒的类型观
古代人通过对绝大多数普通人(希洛人和奴隶)施行几乎完全的压制来达到迎合上层个体发展的目...
-
第三章 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
如果按照这种观点的话,阿波罗和狄奥尼索斯之间的冲突就会完全成为一个有关对立的艺术倾向的...
-
第四章 人格差异中的类型问题
-
第五章 卡尔.斯比特勒的《普罗米修斯和厄毗米修死》诗歌中的类型问题
无意识内容凭借其执著与坚持,宣告了它的存在,就像外部世界的现实事物一样,即便当这种要求...
-
结语
我能理解人类对于合意和简明解释的深刻需要,但我不理解为什么真正应该屈服于这种需要。我也...
> 查看全部10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