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39
如果被教唆者之前已经产生了实施不法行为的意思,行为人就不可能成立教唆犯,只能成立帮助犯(心理上的帮助)。
教唆犯的成立不要求教唆行为引起了被教唆者的犯罪故意,只要引起实行不法行为的意思就可以了。
被教唆者如何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不由教唆者决定,即便是实施的方法和教唆的方法不一致,不得免责。
41人阅读
漓梦月秋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P.184
事实认识错误阻却犯罪故意,违法性认识错误不阻却犯罪故意 前者需要仔细观察事实,避免出错 ...
-
P.226
共犯 先考虑不法层面上,两人的行为对结果的发生是否有因果关系。 以正犯认定为中心,再区分...
-
P.239
-
13 共犯与身份:家庭主妇收受他人财物,有可能成立受贿罪吗?
前面讲过,共同犯罪理论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法益侵害结果应该归属于哪些人的行为。至于各个行...
-
P.275
想象竞合和法条竞合的形式区分标准是,法条竞合是法条之间的逻辑关系,但想象竞合需要借助具...
> 查看全部8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