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如何用音韵通心神/ 232
徐文兵:我建议大家没事儿的时候读读古文,古文除了有意境之美,还有音韵之美。古人吟诗、读书,都是摇头晃脑地沉浸在一种状态里,挺好! 梁冬:音是能拨动人心弦的。比如说律诗和绝句,对音都有平平仄仄的要求,一字一句打动人的内心。而有的音又是无声的,大音希声,最大最美的声音是无声。 徐文兵:声触动了你的心神,才会有音。“音”加个“心”,念什么? 染冬:是谓“意”。 徐文兵:什么叫“意”?心里面有共振、共鸣。古人说“泰山崩于后,麋鹿戏于前”,外面是有声的,但我心里没音,因为我没有产生共鸣。但是,有时外面没有声,我心里却回荡着一种旋律。 梁冬:这个常常有。 徐文兵:这就是无声而有音。明朝的东林党人,在东林书院挂了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不过,如果人真到了声声入耳的时候,就是要病了。 引自 3. 如何用音韵通心神/ 232 我们读古书时读出声,就会印了自个儿心里的神,触动心底的音,跟古人更接近。这与读翻译成白话文的版本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 把古诗翻译成英文,或把外国诗翻译成中文,哪怕翻译得再好,也缺少味道,没有那种音韵的美。而音韵本身是阴平阳平,一声二声是“阳”;三声四声是“阴”,这种平仄的关系,让古诗达到了阴阳的和谐。读古书的乐趣,大家可以去慢慢体会。 梁冬:读古书一定要读出声。 引自 3. 如何用音韵通心神/ 232
124人阅读
东门之杨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3. 如何用音韵通心神/ 232
-
1. 不要活得乱七八糟/27
一个人能健康地生活,就是因为很好地处理了与天时地利的关系。而人要是得了病呢?那就是说他...
> 查看全部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