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攻击者认同
攻击并不能建立或维持一种关系,只会毁掉原先的关系。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作“与攻击者认同”,如果一个人不想再被攻击,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变成攻击她的那个人。
这样,当遇到问题时,她的第一反应就是用这种攻击的方式抵御内心的不良感受,这叫“潜意识的故意”。
——《与家人相处的秘密:爱、界限与规则》胡慎之
如果一个人在小时候经常被父母攻击,像批评、指责、否定、怀疑等,但因为自己力量弱小,并不能反抗,那等到长大以后进入一段新的关系,比如结婚了,他可能就会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伴侣。
因为一旦遇到问题,他就很容易想起小时候自己是如何被对待的,他不想再被这样对待,那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变成当时攻击自己的那个人。
比如,女性变成妈妈的样子,来攻击自己的伴侣,男性变成爸爸的样子,来攻击自己的伴侣。
这是潜意识的故意,可能我们自己感觉不到,但潜意识会支配我们这样去做。
作者说,他在小时候经常被父亲攻击,但他没有能力反抗,内心充满了恐惧,只好压抑在心里。进入青春期后,感觉到自己有了力量,就会到处去寻找冲突的机会,眼神充满了挑衅,为此经常激怒别人,引发冲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达成自己复仇的愿望。
父母在孩子小时候不要用攻击的方式去对待他,尊重孩子,多多肯定他们,让他们学会正确的沟通方式,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自信地面对未来的人生。
如水伊人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控制来自哪里
人与人之间的控制来自三种情形,第一种是恐惧,第二种是愧疚,第三种是责任 怎么让孩子恐惧,...
-
原谅别人其实是为了自己
原谅别人主要是为了与自己和解,过去的事不管是好是坏,都真心接受,然后与过去告别。这种原...
-
与攻击者认同
-
你值得被爱
一旦我们把自己定性为缺爱的人,就很难在生活中发现温馨和美好,只能体会到伤害。 感觉自己缺...
-
和妈妈保持距离,是青春期男孩的正常需求
儿子离开妈,是迈出自我成长的标志。儿子正在脱离妈妈控制,脱离过于亲密、过多纠缠的亲子关...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