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乾、坤象征天、地,乾在下,坤在上,意味着天地交泰,有三阳开泰:指泰挂下面的三个阳爻,误作三羊开泰。
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为三爻挂,不够用后两两重叠组成六爻卦。
大衍之数:55 =天数1+3+5+7+9 +地数2+4+6+8+10
天地人三才
三才三变得出第一个爻,十八变成一卦,故有女大十八变。
分阴阳、分奇数偶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老阴、少阴、老阳、少阳。老变少不变。 有“本卦”和“变卦”。得出“变卦”和“变爻”后可以占卜吉凶。对照《易经》系辞。看不懂没关系。
有“得位”和“得中”。
《左传·僖公十五年》夷吾由秦而归,翻脸不认人,后遇旱,有秦晋泛舟之役。
有《连山易》和《归藏易》,流行于夏商。
晋惠公出征,要选车右,自己居中,驾驶员由中移到左,现代司机在左,领导在后,车右为秘书。
韩原之战。归妹之暌。
陈完奔齐,由观之否,否极泰来。
《明夷》之《谦》,三桓,叔孙穆子。
“故剑犹存敌体温”
降龙十八掌。君子终日键键。乾,元、亨、利、贞。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周芷若 ,林月如。
群龙无首,吉。
屈原——芈平 ,恰好我喜欢用敉平,还真是一种缘分。
天行健,天行乾。 “恰如猛虎卧荒丘” “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潜龙勿用” “ 猫着别动”
“庸言之信” “中庸”一贯如此的坚持原则不动摇。 退求其次者为狂者 、为狷者。
乡愿者,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刘知己 温体仁 。 几 、微。见机行事 ,见几行事,君子见几而作。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阳爻刚性,阴爻柔性。
“天地之大德曰生,舜好生之德洽于人心” ,落成与开光,具为祭祀之遗存。
九阳真经,六阴真经,龙马精神。
“ 这一段和乾卦的内容在结构上是一样的:先是坤卦的卦辞,然后是《彖》给解释了一段,然后是《象》的一句简短解释,然后是六爻的爻辞,每条爻辞下边跟了一条《象》的解释,最后还是一大段《文言》。——《象》怎么出现了两次呢?方才在乾卦里也是这样的。严格来说,跟在卦辞后边的《象》叫做《大象》,是阐发卦辞的,跟在爻辞后边的叫做《小象》,是阐发爻辞的,所以,无论是《大象》还是《小象》,都和elephant没有关系。 ”
“得尚于中行” “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 朝诗人李峤的一首诗,题目叫《檄》,是说檄文这种东西的,后四句是“毛义持书去,张仪韫璧行。曹风虽觉愈,陈草始知名”。当时一看,马上能判断的是这四句全是用典,都是和檄文有关的典故,可最后这两句“曹风虽觉愈,陈草始知名”我怎么也想不出来是用的什么典故,到底什么叫“曹风”,什么叫“陈草”?后来终于想通了,“曹风”是说曹操的头风,曹操不是有头疼的毛病么,华佗还曾要给他做开颅手术,这个病就叫“头风”;“陈草”说的是陈琳,当年袁绍和曹操打仗,陈琳为袁绍写了一篇檄文来骂曹操,这篇檄文写得很是犀利,曹操读着读着就出了一身大汗,连头风的症状都消除了。这样看来,“曹风虽觉愈,陈草始知名”,写得还是很流畅的,可把这个典故简化成“曹风”和“陈草”,这也实在太隐晦了吧! ”
“诺亚方舟”,诗经——《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柳宗元《天说》 刘禹锡 《天论》
“天圆地方” 邹衍 谈天衍
韩愈《答刘禹锡<天论>书》。
临【卦十九】地泽临 。 上六,敦临,吉,无咎。《象》曰:"敦临之吉",志在内也。
颐【卦二十七】山雷颐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丰【卦五十五】雷火丰 《彖》曰:丰,大也。明以动,故丰。"王假之",尚大也。"勿忧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知
兑【卦五十八】兑为泽 《彖》曰: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劝矣哉!古
“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