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官不如现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在实际工作中,“上级干预”和“下级自主”之间,没有黑白分明的区别,是个程度问题。工作总要下级来做,不可能没有一点自主性;下级也总要接受上级的监督和评价,不可能完全不理上级意见。但无论如何,信息优势始终是权力运作的关键要素。下级通常有信息优势,所以如果下级想办某件事,只要上级不明确反对,一般都能办,即使上级反对也可以变通着干,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如果下级不想办某事,就可以拖一拖,或者干脆把皮球踢给上级,频繁请示,让没有信息优势的上级来面对决策的困难和风险,最终很可能就不了了之。即使是上级明确交代的事情,如果下级不想办,那办事的效果也会有很大的弹性,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实际权威来自信息优势,这一逻辑也适用于单位内部。单位领导虽有形式权威和最终决策权,但具体工作大都要求专业知识和经验,所以专职办事的人员实际权力很大。 引自 第三节 复杂信息
78人阅读
熊猫の大叔🌈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外部性与规模经济
以公共物品的规模经济和边界为切入点,也可以帮助理解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分工上的一些差异。比...
-
信息优势与实际权威
我国政府各层级之间的职能基本同构,上级领导下级。原则上,上级对下级的各项工作都有最终决...
-
“县官不如现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
分税制改革的背景:“两个比重”的下降
地方经济增长快,20世纪80年物价涨得也快,所以地方财政收入相比于跟中央约定的固定分成比例...
-
房地产—地方财政的主心骨
从时间点上看,大规模的土地财政收入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所得税改革后,中央财政进一步集权...
> 查看全部2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