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斯坦福监狱实验的意涵Ⅰ:性格转换的炼金术
更糟的是,由于这些和个人信念不符的行动是他们承诺要做的,于是狱卒们更觉得必须赋予它意义,必须找理由来解释自己为什么做出违背他们真正信念及道德主张的事。在许多情境中,认知失调的情形被承诺掩盖,因此让明智的人受蒙骗,做出非理性的行动。社会心理学提供许多证据,证明这种情形可以让智者做出蠢事、清醒的人行事疯狂、道德的人行为下流。做出违背信念的事情后,人们总会提出“好的'理由为自己无可抵赖的作为辩解。相较于合理化一替自己私人道德观与实际行动间的矛盾开脱一的功力,人的理性能力反而是差了点。借着合理化,他们可以说服自己和别人,主诉他们的决定都经过理性考虑。然而人们对于自己在面临失调时那股维持一致性的强烈动机,却是一点也不敏感。 还有另一股更为强大的力量影响人的行为,不过人们对此同样毫不察觉:社会认可的需求。人们需要被人接纳,被人喜欢,被人尊敬,这意味着行为要看起来正常、恰当、符合社会期待。这股力量非常强烈,以至于人们会优先服从陌生人告知的正确行为,即便那些行为极端地愚蠢怪异。我们嘲笑着向我们揭露真相的“整人游戏”节目,却很少注意到在自己的生活中,我们成为整人游戏“主角”的次数有多频繁。 引自 第10章 斯坦福监狱实验的意涵Ⅰ:性格转换的炼金术 ...
35人阅读
*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0章 斯坦福监狱实验的意涵Ⅰ:性格转换的炼金术
典型的情况是,角色和特殊的情境、工作、职务是相连的,比方说教授、门房、出租车司机、牧师...
-
第10章 斯坦福监狱实验的意涵Ⅰ:性格转换的炼金术
除了规定和角色权力之外,由于制服、装束和面具的采用,掩盖了每个人的一般面目,从而促成匿...
-
第10章 斯坦福监狱实验的意涵Ⅰ:性格转换的炼金术
-
第10章 斯坦福监狱实验的意涵Ⅰ:性格转换的炼金术
我们从斯坦福监狱实验中学的最重要一课是,情境是由系统创造的。系统提供制度性的支持、威权...
-
第11章 斯坦福监狱实验的意涵Ⅱ:伦理学及拓展研究
在我们的地牢中,囚犯回应狱卒们强制掌控的方式是交出自己的基本自由。然而在实验室外的真实...
> 查看全部1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