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形态
保持形状的灵活性完全符合实际。花会因为传粉者、捕食者和环境的需要而改变自身形状。它可能“有意”吸引某种蜂类,或是抵御蚂蚁、 节省水分。 引自 第四章 未来的面貌 开花植物又被称为“被子植物”(angiosperms);词源“Sperma”指种子,“angeion”意指“在瓶子里的”,之所以有这个名字,是因为被子植物厚而密实的心皮能保护发育过程中的种子不受捕食者和恶劣环境的侵害。被子植物出现前是裸子植物(gymnosperms,“gymno”意为“裸露 的”),例如针叶树等植物的天下。植物的演化史中,心皮的出现是母性的大胜利,天使为此欢呼,赞美声四起。 引自 第四章 未来的面貌 飞燕草的花沿着一根长长的穗轴,一圈圈地长下来。轴底的花较老,体形较大,处于雌性阶段;花药已卸下了花粉,成熟的柱头正准备迎接它。顶层的花较年轻,体形较小,处于雄性阶段;花药正在制造花粉,而柱头尚未成熟。 较老、较大且生长位置较低的花往往花蜜较多。 熊蜂的做法是从底层开始,一路向上采集,完事后再飞到下一朵飞燕草的底端。熊蜂这么做,能够以最小的精力和最少的飞行时间获取最多的花蜜,而飞燕草也喜欢这样,因为熊蜂会把花粉带给另一株飞燕草的雌花。 依照蜂的习性,飞燕草演化出了让自己达到最高传粉效率的方法; 而依照花的生长结构,蜂类也已演化出一套做法,能觅到最多的食物。 飞燕草和蜂类的合伙关系既非完美也不单纯,更非亘古不易。飞燕草仍希望能吸引其他的传粉者,蜂类也想发掘新的食物来源。 引自 第四章 未来的面貌
22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