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 is a doer
“邓有着没有留下任何笔记的习惯,多数谈话或会议发言都不需要讲稿,因为邓只靠记忆就能做一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条理分明的讲话。”
实属敬慕这样的能力,同时当下也怕被夹,就不留评论了。就说说为什么读这本吧
初中上历史课时就听老师简略说过邓公三起三落的故事:被贬了就开心地在工厂拧螺丝,党需要的时候又次次重出江湖。可是一直受到政治历史就要背书教育啊,一直到考完研都没让我对这些现代史有过什么兴趣。可能最近疫情闲来无事,又觉看不清当下环境到底是什么样,于是就特别想关注一些具体的人。本书最开头,他未上台前的几章经常让我读得睡不着觉,惊叹于伟人伟大之处,也从更长远的视角觉知自身的不足。收获在于:了解这段丰满的历史、学习职场小技巧、折服于性格品质。
本书作者是哈佛社会学教授傅高义,之前看过十三邀很遗憾没采访完全的一期,他的书房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总之从西方人视角看这段历史还蛮有意思,担心意识形态有渗透可以综合其他书一起看。有兴趣的可以去读港版未删减版,不过三联的这版据说也没被阉割多少,其中一些评价性观点也是满大胆反正。
1.三起三落
3次受到错误批判:先是在江西苏区,然后在1966年“文革”中受到猛烈批判,1976年又一次挨批。
2.性格特点
邓小平养成了一种刚毅的品格,能够做到不论愤怒还是受挫都不形于色,不让情绪左右自己的决策,而是把它建立在对党和国家需要的认真分析之上。毛泽东曾经说,邓小平是绵里藏针,外柔内刚。
wg期间,他没有意气用事,没有情绪消沉,没有放弃哪怕是最后的一线希望。
3.工作思路
①搞清症结,如何应付,取得成功,再来讨论,修正措施,总结评估
讲清大局,说明为什么需要做某些事,把注意力集中在任务上
②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不要急,也急不得。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埋头苦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
③韬光养晦,绝不当头,有所作为。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