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与灰
本篇明上写了一对夫妇丧子一年后的一天,男主人公买花一路去孩子骨灰处的事件,暗下写了两个自焚的青年。
男主人公从下课后来到花店买花,又此引出孩子去世一周年的背景,也引出作者的丧子之痛。
在春天里怒放的一束鲜花的残忍。不仅是鲜花,一切拥有生命的生物都很残忍。 引自 火与灰 一个孩子死了,而这个世界里却找不到任何痕迹。四季依旧更选,又一个春天开始了。 引自 火与灰 失去孩子的他觉得一切生命都很残忍。孩子的死对这个世界的运作系统好像没有任何影响。可能暗示在民主运动中牺牲的人力量之微弱。
而后为了知道孩子骨灰的地点,我找到了以前的同窗,他说起刚刚的一起电话,好似暗示着新闻媒体业的虚伪?
“如果有勇气抛弃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我们就能改变现状,可是人类做不到啊!如果人类的本性里没有弱点,历史上哪会有统治和屈从呢?我每次读到纳粹集中营的故事都很不理解,为什么在死亡面前那么多的犹太人都不反抗?纳粹长官指向毒气室,他们就像去澡堂子一样乖乖排队往里走!你觉得为什么?拧开开关之前不是不想死吗?你看,人类就是这么懦弱。” 引自 火与灰 借着同窗之口,道出了为什么大多数人不敢抗争。
问出了骨灰地点之后,来到了曾经撒骨灰的地方,发现一切都物是人非,经济的快速发展真是残忍啊,连人的一处回忆都留不下,也因为这里的发展,一位老伯不知道未来的方向,这也是大多数因为经济发展无从适应的老一辈人的真实写照。
那孩子已经消失了,只存在于我和妻子隐约的记忆里。我一直无法忍受的恰是孩子死得毫无意义。他才两岁,刚刚学会用明亮的眼睛打量这个世界,用手指着周围的事物一个一个地学习,却死于一个年迈的货车司机一时的疏忽。如此蝼蚁般微不足道的死亡,如此短暂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人类的生命本身又有什么意义呢? 引自 火与灰 在车上时不禁思考起了,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人民才刚刚睁开眼看世界,却要被军队给扼杀。
他们的死和我孩子的死亡有什么区别吗?我觉得这是他们的一次挣扎,他们燃烧自己的身体,就是要在历史和社会中寻找生命的价值。然而他们要用死亡换取的东西,却被那些卑鄙地活下来的人占有,自己却化为一把灰烬,消失在黑暗的虚空里,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令我毛骨悚然。 引自 火与灰 而我却像染上恶寒一样瑟瑟发抖。胸腔像被撕裂一样的疼痛和炙热的喜悦充满了我的体内。刚才我分明看到了,逐渐被夜幕吞噬的巨大混凝土桥墩之间,一个浑身燃烧着火焰的人。可是他没有坠落,而是穿透了死亡,正在上升。 引自 火与灰 他们的死并非没有意义的,而是点燃了人们心中的火焰。
29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